7年前,生猪的市场价格跌倒最低谷,仔猪只能卖来 一块多钱一斤。那时,在乡党委书记的“逼迫”下,李诗权领下了20多头扶贫良种母猪,办起了仔猪繁育场,乡亲们都嘲笑他是“猪”养猪。今天,他却靠养殖能繁母猪发了财,家庭财产上百万。
26日,笔者来来 重庆酉阳自治县五福乡大河村,一栋装点漂亮的小洋房映入眼帘。洋房旁,一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猪圈正在翻修,后面200多平方米的猪圈里则关着22头能繁母猪,其中有好几头母猪,在浴霸灯的照射下,照管 着自己的宝宝们。
这时,养猪论坛 ,一男子正一边提着手里的浴霸灯给小猪取暖,一边叫妻子把母猪拴好,警觉 踩着小猪。“冬天天气比较冷,怕刚出生的小猪冻着,所以在猪圈里安装了浴霸灯供暖。”而他就是当地出名的养猪大户李诗权。
说起自己的成功,李诗权满脸堆着笑容说:“现在的成功是熊书记逼出来的!”。
2006年,生猪的市场价格跌倒最低谷,仔猪只能卖来 一块多钱一斤。但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政府依旧摘 取扶持的方式发展畜牧业。
当年,县畜牧局给五福乡下达了20多头能繁母猪养殖指标。
尽管五福还是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小乡镇,传统养殖业还算比较发达,但养殖的都是本地黑猪,加上市场疲软,畜牧局从外边调来的良种猪没人乐意养。
“当时猪仔才卖一块多钱一斤,一只鸡都要卖30多元,根本没人乐意养猪。”李诗权归忆当时的景象说,当时谁也不乐意接受这块“烫手的山芋”,市场价一块多钱一斤的仔猪,不但不能赚钱,还要倒贴。
面对上边的扶贫政策和当时的景象,可谓难为了时任乡党委书记的熊显树,从上边要来的项目落实不下去,20多头母猪没人要。
李诗权告诉记者,因为当时他和熊显树的私交比较好,所以就找来 他,无论如何都要把20多头目猪给他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