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土猪遭商家概念化,“土猪肉”不等于“安全肉”

来源: 互联网   2014-04-29 19:11:19   查看:  次

生猪价格汇总:土猪遭商家概念化,“土猪肉”不等于“安全肉”[/page]

  土生不等于土养,天价不等于安全

  春节临近,又来 了猪肉等肉食品热销的时节。在需求陡然上升的情景下,消费者很容易被市场热捧的诸多概念所困惑 。比如,近两年被商家热捧的“土猪”,就很容易让消费者“乱花渐欲迷人眼”,难以辨论真假而上当受骗。

  近年来受瘦肉精、私宰肉等负面消息的影响,“土猪”肉被商家高调宣传成“原生态”“安全”“高营养”的猪肉,成了“绿色、安全、营养”的代名词。“土猪”一时奇货可居,在价格大大高于普通猪肉的情景下,销量依旧高速增长。普通猪肉档口,一斤瘦肉才15元,“土猪”一斤瘦肉动辄就要 25~30元甚至更高。

  而据相关部门据统计,目前在广州市场上,超市中标榜的“土猪”在猪肉中的占比高达50%,即使是一样 农贸市场也来 达10%~20%,而在2006年,其占比只有1%不来 。其“土猪”品牌也是鱼龙混杂,名目繁多,如壹号土猪、东升牌土猪、安康走地猪、穗香猪、黑加宝黑土猪、山黑牌有机猪、湛江土猪、“博白土猪肉”、“三江黑猪”、“环江黑猪”、“城乡土杂粮猪”、“三江草猪”、“城乡土猪”……

  然而,笔者费解来 ,由于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目前在全国“土猪”销售市场,面临着乱贴标签、乱标价格、“挂羊头卖狗肉”等诸多问题,让众多消费者上当受骗,花了高价并没有食 来 绿色安全的猪肉。因此,究竟何为“土猪”?“土猪”是否就真正是“绿色、安全、营养”的?有必要为消费者澄清概念,还原真相,让大家明白消费。

  土猪败北洋猪

  实际上,在“土猪”概念遭来 热炒的背后,大多数消费者可能不清楚的是,“土猪”,实际上指的是本地猪种,它仅仅是猪种类的一个概念,其对应的概念是“洋猪”。

  所谓“土猪”,指的是我国本土猪种,大多属于脂肪型,瘦肉率一样 为35%~37%,最高不会超过45%。而与“土猪”相对应的杜、长、大瘦肉型等洋猪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瘦肉率高。

  中国养猪历史有7000多年,来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规模的饲养场开始涌现。在过去二三十年时间内,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肉食品质由过去的动物脂肪转向动物蛋白的需求”,“土猪”猪种由于肥肉率高,经济价值低,同时也因为瘦肉型洋猪显著的经济效益,洋猪逐步 占据 我国猪肉市场

  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院长康相涛介绍说,由于市场的推动,经济效益成为养殖企业的主要目标,因为引进的“洋猪”体格大、生长快、料肉比高,能为养殖业老板带来丰厚的利润,所以迅速在国内得来 普及。

  例如,我国养猪大省河南省年出栏生猪的95%都是引进的洋品种猪,其中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杂交的“杜长大猪”为主。河南农大畜牧站站长田亚东博士介绍,“这些猪原产地都在美国、丹麦、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一头‘杜长大’猪,5个月就可以生长来 100公斤左右,而河南地方‘土猪’则需要两年左右的漫长饲养。”

  在此背景下,在“土猪”与洋猪短短几十年的较量中,土猪全面落败,土猪逐步 被市场剔除 ,有些品种甚至面临绝种,例如宁乡花猪,近10年,经由国家对本地猪种的保护政策才得以储存 下来。

  据农业部畜牧司巡视员陈伟生介绍,根据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二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559个地方畜禽品种中,279个品种的群体数量下行,15个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已经灭绝,55个处于濒危状态,22个品种濒临灭绝。濒危和濒临灭绝品种约占地方畜禽品种总数的14%。

  “土猪”不等于土养

  近两年,市民对猪肉的需求,逐步 由过去补充动物蛋白质的“爱食 瘦肉”,转变来 开始追求肉质风味,传统“土猪”以其肉质风味优势重新受来 市场的青睐。

  “生长快的动物,肉质就难以优秀。”田亚东博士介绍说,外国引进品种猪肉食 起来口感没有“土猪”好。

  基于消费者对口感和安全上的追求,各大猪肉销售商也纷纷打出“土猪”的招牌。“肉质鲜美”、“不饲喂饲料” 、“喂红薯、青菜和牧草” 、“山上放养” 、“出栏时间超过13个月”成为描述“土猪”肉的主要广告语。

  在这样强盛的广告宣传和消费者心理作用下,“土猪”仿佛代表了原生态养殖(土养)的猪肉。

  而实际上,“土养”指的是:“喂养纯天然饲料、没有人工添加、放养”,其对应的概念是“圈养”。也即是说,“土猪”并非就一定是土养的,本地猪也不一定就是土养的,不一定是喂养纯天然饲料,没有人工添加放养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