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鸥画
生猪价格持续16周归落,卖一头亏三四百元——
阅读提示
养猪行业再遇“寒流”,生猪价格已经持续归落了16周,一头猪赔三四百元甚至更多。曾经是推高CPI主要原因的猪肉,如今已是价贱伤农,亏损程度来 达了1999年以来的最严重水平。
生猪养殖业怎么了?反映价格曲线的猪周期是否还在发挥作用?在社会资本进入生猪业,占较大份额的散养户和规模场博弈市场的今天,猪来 底该咋养?
一头猪赔三四百,养猪亏损达15年最严重水平
民间对生猪的价格涨跌有一个说法,叫做东北领跑全国。一样 ,东北先跌,然后再是河南、山东再来 华南。4月8日,黑龙江的生猪均价已经降至了10.20元/公斤。清明节旺盛的祭奠 消费,并未给猪市带来起色,生猪价格下降的压力依然存在。
从1987年就跟着父亲在荒坡上,用石头垒了几个猪圈开始养猪的晋城高平市寺庄镇寺庄村张志忠,这个清明小长假,是在河南洛阳度过的。猪价的不断低迷,让他这个养了27年猪的养猪人,也犯愁了。在张志忠的记忆中,1998年来 1999年的生猪市场,是最低迷的一次,“4.60元/公斤,都没有人来买猪”。之后,就是15年后的2014年的猪市,10.40元/公斤的价格。
当下,商品猪卖了也赔钱,不卖更赔钱!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东南坊村的杨利忠有一个2万头规模的养殖场,他坦言:“这几年赚的钱全赔进去了。”位于晋城市沁水县的一家500头猪的规模场,干脆 把母猪和肥猪全卖掉了。更有中国养猪网报道,来自山西的养殖户在租赁的养殖场,留下30头未卖掉的猪,和半年未付的租金36000多元欠款,不见了人影。养猪仿佛也与 “欠款”“跑路”沾上了边儿。
影响生猪价格的原因,主要有成本、供应和需求等。那么养猪的成本来 底有多少?为什么会赔成这样?张志忠算了一个平均账:如果母猪年产窝仔数为20,料肉比为2.8,断奶后死淘率为10%,则100公斤重的商品猪,每公斤的成本为13.512元。但是,生猪价格,目前的养猪水平还达不来 这个平均水平,因此大约每公斤商品猪的成本在14元左右。现在,平均10.40元的价格,每头猪要亏损300元来 400元。3月末,有网友发起了保7联盟,唤 吁养猪人在4月1日至7日压栏停售,让猪价归来 14元/公斤。然而,事实是,清明节之后,河北生猪价格已经跌破了10元/公斤。
养猪赔钱,还与供大于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山西省猪业协会秘书长王效京估量 ,一方面生猪出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不断增加 ,2012年来 达历史最高点,2013年仍处于高位运行;另一方面,餐饮、酒店等猪肉需求量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是市场对猪肉消费需求量萎缩的重要因素。
猪周期越来越看不懂,新一轮大洗牌或将涌现
猪肉价格的涨跌,是一种市场现象,养猪业通常称其为猪周期。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样 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 -肉价归落-大量剔除 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一样 ,3年至4年为一个猪周期。
但是,2012年猪市涌现低迷以来,拥有3000头种猪、2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场的张志忠发觉,自己越来越看不懂猪市了。他隐隐感觉来 ,猪周期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样 而言,猪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散养户和中小养殖户的比例,而目前市场上,来自农村家庭式养殖户的生猪依旧占据较大份额。在2012年以来养殖户面临普遍性亏损的情况下,更多的中小养殖户筛选了 “死撑”。张志忠的周围,就已经有一部分中小养殖户撑不住了,有的靠从朋友那里借钱来坚持,有的则干脆缩小规模减少产量。但是,母猪则是能不剔除 就不剔除 。大家都在“死撑”,把“宝”押在后市。
赔钱,为什么不筛选退出?张志忠说:“如果现在退出来,已经花大量资金购置的生产设备、设施,都不能够变成现金,付出的代价更大。所以,‘撑’是个没办法的办法。”
规模场的情景要好一些,由于资金实力比较强,产业链条比较长,不会随着行情的起伏而决定养不养。张志忠3000头种猪的猪场,在这次价格振荡中,没有受来 很大影响。高平市1500多户养殖户,母猪和仔猪大部分从这里购买。没有受来 多大影响的种猪和仔猪市场,也解释人们还在主动地补栏。
规模养殖户增加 ,散养户 “死撑”,能繁母猪存栏量什么时候下行至常态值范畴?供求关系什么时候能够反转?处于急剧变革时期的生猪养殖,仿佛很难预料。因此,有市场估量 人士认为,生猪价格短期内不会归升,猪周期有可能变长。同时,有专家认为,2012年以来,在低迷的情景下,阶段性、季节性的归升,是猪周期变短的信号,可能由三四年缩短为两年、一年,甚或更短。养殖户的感受则是,养猪像坐过山车,盈亏转换速度太快,三四年一轮归的猪周期已经被打破,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