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5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今年我市将在清镇市、开阳县和修文县布局10万头生猪养殖发展区,进一步提高市民“菜篮子”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水平。
据费解,目前,我市生猪全年出栏量在160万头左右,消费总量在167万头左右,从总量上来看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是,由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对仔猪需求量大,贵阳利用气温条件优势发展的母猪养殖专业区域生产的仔猪大量外销,加上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退出养猪业的速度远远大于规模养猪厂的建设速度,造成肉猪缺口较大。据据统计,年消费生猪110万头的贵阳主城区市场中,三成左右生猪由本地企业提供,七成左右从外地调入,缺口较大。
为了促进贵阳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补偿 市场缺口,今年市农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的扶持。将依靠 台农公司、特驱渴望 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的带动方式,生猪行情,发展家庭牧场,由公司提供猪苗、饲料、药品与技术,确保农户每头猪能够获得100—150元的利润,公司全部归收应付市场风险,建设10万头生猪养殖发展区。其中,清镇市6万头、修文县3万头、开阳县1万头。
“在支持养殖区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推进公司和农户诚信体系建设,促进生猪养殖的健康发展。”市农委总畜牧师李宏清说。
下一步,我市将加强百万头优质生猪基地建设,推行规模化和“公司+家庭牧场(专业户)”并轨发展模式,以开阳县、修文县和清镇市为重点,建成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的生猪养殖场100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规模的生猪养殖场100个;同时,在黔南州、安顺市建设生猪异地保供基地,确保来 2017年,全市年出栏生猪200万头,自给率达50%。
(本报记者 唐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