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网特稿(图文/薛莉) 当生鲜成为电商夺 食的餐盘,原产地有机食品也悄然兴起,成为不少企业的发力重点。作为国内首家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鲜电商,沱沱工社一直主打“自产有机”。2009年,其母公司九城集团投入巨资建立了1050亩有机种植基地,欲打造自有原产地,从源头上保证有机食品的质量。
9月下旬的一天,应沱沱工社邀请,速途网参观了位于北京平谷马昌营镇的沱沱有机农场,体验了一把“农村”生态之旅。
从北京市区来 马昌营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让人昏昏欲睡。进入郊区后,成片的田野和绿荫映入眼帘,立刻扫去坐车的疲乏。上午10点30左右,客车驶进一片住户区,从窗户望出去,蜿曲折 蜒的水泥道两侧,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这让在农村度过童年的小编倍感亲切啊。
“扎营”的地点在一座农家四合小院,大厅正门上方端端正正挂着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这种人民大公社式的装修,忽然让人产生“一夜归来 解放前”的赶脚。
休息 片刻,参观队伍立刻 转向种植基地。来 郊区承包菜地,自己种自己食 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我们先来来 一片菜园,“地主卡DIY体验区”——呃,这名字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俺也想当地主婆啊!不过,因为冬天快要临近,沱沱工社的菜园临时不对外开放承包,有想法的小伙伴还是耐心等来 明年开春吧。
面对北京隔三差五的雾霾天气和糟糕环境,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总是一边呐喊逃离,一边却只能安于现状,偶然觅 求田园生活,也算是一种奢求吧。
来 了地里,自然要下地“劳作”一下,最先体验的是“拔花生”。速途网小编发觉,沱沱工社种植的是黑花生,也被称作富硒黑花生,颗粒黑色,口感潮湿 带有嚼劲。黑花生的营养价值反常 大,素有“植物精肉”、“素中之宝”的美称。
相比农村一拢一拢非常整齐的花生地,沱沱工社的花生地就显得“杂草丛生”。沱沱工社CEO杜非把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保持自然生长的状态。不过,“共生”并非是让杂草恣意生长,在幼苗成长时期,沱沱工社会有专门的工人来进行手工锄草。花生长熟阶段就不需太费精力。
人工锄草的过程非常辛苦,数十个工人排成一大排,一中午三个小时,把几百亩地的活都干完,除去的杂草就用来喂猪、喂鸡或者做肥料。一天下来,一个工人的成本达一百多块钱,这还是额外的加班费(见下图锄草情形。此图是从杜非的微信上转载,时值6月中旬,工人们在骄阳下锄草)。
农民有“加班费”,自然也有上下班时间,他们早上六点钟上班,生猪价格,中午十一点下班,下午三点钟上班,晚上六点钟下班。类似锄草这种工作是利用中午12点来 2点之间的时间。
杜非透露,目前农场不包含技术人员,共有52名工人。工人又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本地农民,一种是外来务工人员,大家按棚区分组,每个棚区有一名把式,相当于工头的意思。一样 而言,把式的体会都十分丰富,看一眼地就能做出判定 ,甚至超过普通的技术员,好的把式能抵上几名技术员。当然,把式的工资也不低,大致在7-8K的水平。
(农场里随处可见的农民)
(这位大叔晒太阳好闲适哦……)
有机猪肉也是沱沱工社的一个招牌。在沱沱工社的官网上,有一个“现猪团”夺 购活动,从周一来 周五下午,沱沱工社的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团购猪肉,如果能集满十头猪的量,“现猪团”成功,农场就会将猪进行屠宰和包装,周六上午开始冷链配送。
(小猪饮 水都是自己通过管道汲取,这样越发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