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已经春暖花开,但我国的养猪产业正在经历整个行业的寒冬,当前猪价不断下滑,是什么把猪肉价格一直往下拉动?按照以往的猪周期理论,现在的肉价见底了吗?养猪业的寒冬如何破解?
寒冬还是春天
2013年12月初以来生猪价格逆市下滑的严肃 形势,养猪行业的寒冬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受来 了。但是深究其本质,这个寒冬并不是需求不振的寒冬, 而是供求季度不平稳 造成的寒冬。因素有几个。
第一、 产能过剩 从供应方面,2014年1月20日,据统计局发布农业生产数据, 2013年国内猪肉产量5493万吨,同比增2.8%,生猪出栏量首度突破7亿,来 了7.15亿头致使的生猪出栏过剩,使得生猪行情低迷。
第二、 集中扩大增加 产能 2013年行情较好时,养猪者认为市场行情不错,集中资金大量投资,导致生猪的养殖规模连续扩大,造成目前集中出栏。
第三、 猪肉进口递增 国内生猪产能过剩,2013年猪肉进口同比增幅超 10%,进口量高达58.4万吨,对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冲击。近期双汇国际集中进口约3500吨美国冷冻带骨猪肉,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闻热点,但是大家应该冷 静对待。这个量相比较中国市场的猪肉需求还不至于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不过在这个国内猪肉供过于求,行业普遍亏损,猪价跌跌不休的时候,双汇走了这一步棋显 然往枪口上撞,大家吐槽双汇也是可以了解的。
第四、内需疲软 从需求方面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喜好和三公消费受限影响,消费需求显然不如去年,使猪肉的消费在下行,行业人士分析2014年人均猪肉消费还将连续 下滑,供需差的扩大导致生猪价格的快速归落。
猪价行情低迷,养猪业仿佛处于产业的寒冬,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规模化养殖在逐步 扩大,整个养猪行业都在变化。养猪行业的寒冬是供求不平稳 造成 的寒冬,另一方面说养猪行业的春天快来了,因为猪价的低迷逼着养猪行业人士去突围、去变革,去探究养猪行业发展的趋势。
扩群还是压缩规模
第一、 压缩规模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樊福好先生接受中国养猪网摘 访时称,2014年建议养殖户应出栏,压缩养殖规模。目前生猪价格较低,猪场的治理 水平会下行。饲料原料价格较 高,价格相同情景下,饲料营养也会随之降低,猪场的保健等均会下行。春夏交替之际,由于资金链、治理 水平、保健水平等较低,或将涌现新疾病来使养猪业发生 变化,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
第二、 扩群 现在猪价处于低迷的阶段,大部分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养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一些治理 水平差、资金实力不好的养殖户将被剔除 出局。桂宁集团种猪销售总监陈 贤全认为:“市场价格是谁都控制不了的,该剔除 的时候剔除 ,该养的时候就养,保持 平稳 是关键;猪价低迷,正是引种最好时机。”养猪的周期比较长,从引种来 有肉猪上市销售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在猪价低迷时引种等来 有猪上市往往是猪价较高的时候。就像2006年养猪最低迷的5、6月份,肉猪价格3.2-3.4元 /斤,而种猪80斤的才600元左右,那时引种的客户等来 07年下半年有猪出售的时候都卖的了好价格。猪价低迷,种猪价格也相对较低,猪源充足,种猪挑选 的余地较大,往往能选来 质量更好的种猪。所以,如果资金充足的话,建议在现在猪价低迷的时候引种,正确把握猪价低迷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第三、 静观其变 北京市SPF猪育种治理 中心沈君主任认为,“从1、2月份及现阶段看,种猪春季引种已受来 了显然的影响。具体影响程度不好说,以后的影响还要看生猪价格的 具体走势以及业内对明年的市场预期。建议广大养殖者引种时,应关注市场变化,生猪价格,适时调整猪群状态,把握时机,果断出手。”
怎么破局?
第一、 调整供求关系
养猪者不要集中跟风,猪价高时顿时扩大养殖规模,猪价低时压缩养殖规模。生猪收储真的能调整供求关系么?
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发展,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晓 ,启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在全国多个省份同时开展收储。业内人士多认为此次生猪价跌不同以往,收储恐难达预期效果,仅能对归落态势起来 柔弱支撑。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樊福好先生接受中国养猪网专访时表示,国家政府不应该干预过多,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养猪业还有价值规律可循,政府一旦出手,生猪市场价格变化无常。
第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