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堂 王宗璞 郑潘柯
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代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秦英林
与员工一起设计建造新猪舍。
参加全球猪业论坛。
检察印象
■近年来,检察机关为人大代表费解检察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如馈赠检察报刊、开通心连心网站、建立案件查询系统、组织“检察开放日”等。当然,最多的还是登门走访和邀请视察,征求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南阳市、内乡县两级检察院紧紧环绕 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找准检察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热情服务企业发展的“南阳模式”卓有效果,反常 是在公平 执法、反腐廉政建设和保护 社会平稳方面做得很好,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 和支持。
■建议检察机关坚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思想、增强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对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严惩腐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人物档案
秦英林,河南省十、十二届人大代表,“中国十大卓著 青年农民”,“全国畜牧业先进工作者”。现任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河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河南省养猪协会副会长,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常务理事。2009年2月,作为13名基层群众代表之一,受邀进入中南海,向时任总理温家宝汇报生猪生产情景。
代表速写
◎如果使用瘦肉精,他的企业每年可节省成本几百万,但他拒绝使用,他说:“我们养的是猪,是给父母食 的、给孩子食 的食品。”
◎秦英林不仅致力于生产让老百姓食 得放心的猪肉,还将当地的环境保护视为企业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秦英林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养殖行业治理 、有效控制污染议案。
◎秦英林非常关注农村教育问题。让农村的孩子们得来 健康成长,是秦英林心中最美好的梦想,中国养猪网,为此,他先后在市、省两级人代会上提出“农村学校危房改造议案”。
◎“创造价值,奉献 社会,责任来临,勇于担当”是秦英林追求的目标。他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为人民分忧,以真情归馈社会。”
秦英林的筛选总是出人意料。
高中毕业时,本可以被保送重点大学,他却筛选报考农业大学。
大学毕业时本来有一份“金饭碗”的工作,他却积极辞职,和妻子归家乡当起“猪倌”。
按照有关政策,他的企业向银行借贷的2000多万元可以“免还”,但他保持一点一点地偿还。
如果使用瘦肉精,他的企业每年可节省成本几百万,但他拒绝使用,他说:“我们养的是猪,是给父母食 的、给孩子食 的食品。”
也正是他的“诧异”,成就了他的事业。
因为潜心钻研科学养猪,他的企业拥有自主晓 识产权国家专利26项,是我国少数几个打破西方“绿色壁垒”的企业,每年都有大批猪肉出口,被摆上欧洲和美国的超市货架。如今,他的企业有30多家子公司,资产超过10亿元。
2002年至今,他先后当选为河南省第十届、十二届人大代表。
“一定要养好猪,让群众食 上放心肉”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秦英林感受来 了重大的责任,他用行动诠释了“代表”这两个字的内涵。十多年来,他关注民情民生,大力推广善举,坚守责任。
2009年2月,秦英林作为全国养殖业唯独的省人大代表,被请进中南海,向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汇报生猪生产情景。他向温总理保证:“一定要养好猪,让群众食 上放心肉。”诺言无形,责任重大,秦英林时刻拧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他都把食品安全和猪肉质量放在第一位,从科学生产和治理 上保证 “放心肉”。
要想生产“放心肉”,猪的住和食 是最关键的两件事,他连续改进猪舍结构,设计出既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又比常规建设节省成本的新型猪舍。如今,牧原公司的猪舍已经发展来 第11代新型结构,在这种猪舍内,配有控温自动化治理 设备,完全实现了现代化生产经营。在猪的食物上,秦英林更是一点也不模糊。如果给猪喂食“瘦肉精”,每年可以节约几百万的成本,但是秦英林顶住了诱惑,带领 员工夜以继日地研发先进科学的饲料配方,保持使用本公司的健康饲料。由于一直保证 猪肉品质,牧原公司的生猪逐步 获得市场认可。2007年开发的“中国牧原牌”生猪,获得了“无公害畜牧产品”认证。牧原公司成为我国少数几个打破西方“绿色壁垒”的企业,每年向欧美国家输出大批猪肉。
探索养殖业治污方法,谋求生态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