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概况 发布时间:2013-09-17 15:19:18 来源: 阅读次数:】
玉米新品种展现 田
苹果基地
奶牛养殖基地
设施农业
粮食高产丰收
铺设了反光膜的果园
无公害养猪
新型骨架式温室大棚蔬菜
龙头企业光明乳业
龙头企业鲁洲生物
近年来,咸阳市以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创建现代农业园区为挠 手,突出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经营产业化两大目标,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园区示范、板块联动、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主动推进农业发展物质条件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组织治理 现代化,连续提升咸阳农业核心竞争力,全市农业经济保持 稳固 发展的态势。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建设以果业和畜牧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领先的城乡和谐 发展地区。按照“稳粮、优果、兴牧、增菜”思路,主动实施粮食安全、绿色果品、畜牧富民、蔬菜增收四大工程,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养果畜菜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建设7个产业带,即南部优质小麦和渭北高产春玉米产业带,建设渭北优质出口苹果产业带、中部时令设施水果产业带、旱腰带特色果品产业带、建设关中环线高产奶牛产业带和五百万头生猪产业带建设南部优质蔬菜产业带、沿渭百里清水莲菜产业带建设渭北新兴生态经济产业带,初步形成4个产业基地,即关中优质小麦、高产夏玉米和渭北春玉米生产基地,渭北绿色苹果和南部时令鲜果生产基地,南部奶畜、瘦肉型猪、笼养鸡及北部肉牛、肉羊、肉兔六大畜牧养殖基地,南部设施蔬菜、沿渭清水莲菜、辣蒜、食用菌和渭北脱毒马铃薯等蔬菜基地。果、畜、菜三大产业产值来 达了375.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0.7%。
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保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了一批产业布局科学、要素招集度高、配套体系健全、设施装备先进、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园区,使之成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区、现代高效农业的样板区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引领全市农业初步出现 出园区建设竞相发展,一二三产联动,新型经营机制逐步建立,主导产业得来 有效提升,园区内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开工建设114个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总规划面积221万亩,土地流转面积来 达80多万亩,从业人员44000多人。保持“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外挠 招商引资,内挠 培养壮大,依靠 龙头企业,形成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起平稳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产业链条,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市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 达51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0多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12家,生猪价格,建成农业部鲜活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5家。2012年产值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来 达19家,5000万元—1亿元企业25家。礼泉通达果汁、兴平鲁洲生物、秦都五得利、新阳光等一批规模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涉农企业已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初步形成果汁、乳品、粮食、食品、饲料加工以及鲜蔬物流七大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群。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400多家,成员19.1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27.5万户。全市各类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社会资本累计向园区投资20多亿元,各级财政支持园区建设的资金来 达2亿元。农业部授予咸阳三原玉圆食用菌、秦都区万盛蔬菜、兴平市雅虎大蒜3家专业合作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光亮称号,22家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百强社示范社。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市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创建区域特色品牌为核心,主动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形成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提高产业招集度和产品晓 名度,加快形成区域板块经济。武功县唱响“中国手工布艺武功最强”口号,手织布唐装和刺绣系列产品备受客商青睐;秦都、渭城紧盯西安、咸阳市民的“饭桌子”、“菜蓝子”,依据市场导向,依靠 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城郊型都市农业、精品农业;礼泉县主动开发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行农业,袁家村、白村乡村旅行已初具规模,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四天,仅袁家村接待9.6万人次,旅行收入596万元。全市已经初步建成了沿渭清水莲菜、三原大棚蘑菇、乾县漠西大葱、泾阳泾河清水莲菜、彬县泾河设施瓜菜、彬县龙高大棚蘑菇、永寿地膜马铃薯;武功猕猴桃、三原特色杂果、兴平时令水果、乾县富硒苹果、礼泉旱腰带特色果品、淳化旱腰带特色果品、泾阳旱腰带酿酒葡萄;武功生态养猪、渭北奶山羊、渭城千万只肉鸡、旬邑百万头生猪、永寿为中心的北部肉牛、泾阳三原奶牛标准化养殖等二十个现代农业特色经济板块。培养形成了“雅虎”大蒜、“井冠”莲菜、“莽塬红”红薯、“苏绘”手织布等一村一品晓 名品牌。彬州梨和兴平关中黑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大生产、大加工、大市场、大流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特色产业优化升级。以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果畜菜等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完成2011年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完成项目专项资金投资4100万元,主动申报各类果业项目,共争取来 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资金5100万元,果业发展专项资金498万元。完成果树大改形40万亩、间伐10万亩、强拉枝120万亩、果实套袋190亿只,新栽苹果、葡萄、猕猴桃等果树21万亩。2012年水果面积412万亩,总产分析546万吨,年平均优果率来 达80.3%。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8万亩,分析总产产量368万吨,实施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全市共建成大棚4.7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32万亩,大拱棚3.43万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园5个,工厂化育苗中心1座,育苗点750亩。狠挠 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启动500万头PIC商品肉猪基地建设项目,主动创建省部级畜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小区),全市共落实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经费988万元,建成检疫检测室建设面积4040平方米,设立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147个,核定新增编制294个,市县乡三级共购置瘦肉精检测仪、兽药残留速测仪器设备1060台;500万头PIC商品肉猪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单体项目25个,建成猪舍和办公用房30.5万平方米,其中父母代、祖代种猪场41个,育肥场34个;全年新建4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万头生猪专业村,32个机械化挤奶站;通过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1个;肉蛋奶产量分别来 达19.3万吨、1.7万吨和74.6万吨。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连续提升。外挠 招商引资,内挠 培养壮大,切实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全市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5家,礼泉金利20万吨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原思味3000吨熟肉制品深加工、泾阳自强8万吨粮食储备物流、秦都普华永康万吨农副产品冷冻物流等一批重重点涉农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农产品加工物流能力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家,累计2073家,新增入社会员20340余户,合作社新建果蔬贮藏冷库17座,新增库容1.7万多吨。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顺利实施。保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了一批产业布局科学、要素招集度高、配套体系健全、设施装备先进、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园区,初步出现 出园区建设竞相发展,一二三次产业联动,新型经营机制逐步建立,主导产业得来 有效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8个,市级45个,县级50个。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展现 咸阳农业形象的重要窗口、农业增效的载体、农民增收的平台、科技兴农的典范,有效促进了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园区创建为切入点,整合优势资源,扩大产业规模,招集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着力建设北部优质出口苹果、南部设施蔬菜、果区生猪、粮区头高产奶牛、城郊千万只肉鸡、永寿、长武优质核桃、泾渭清水莲菜、乾县富硒苹果、礼泉红提葡萄御石榴、泾阳酿酒葡萄等十个现代农业优势板块。
着力培养一村一品。以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为挠 手,深入发掘优势农产品生产潜力,新增省级一乡一业示范乡镇9个,一村一品示范村79个,省级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别来 达44个和743个。初步形成了沿渭清水莲菜休闲观光、秦渭都市农业休闲观光、礼泉时令水果休闲观光、淳旬红色旅行暨生态果园休闲观光、唐陵文物旅行暨农业休闲观光等五大休闲农业示范区,建成了以礼泉袁家村、三原金源山庄、陕西炜龙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永寿黄土地窑洞生态度假庄园为代表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和以渭城陶园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陕西华田农业庄园为代表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农庄)30余处。
快速提高标准化水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请求,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全市进行蔬菜农药残留、畜产品“瘦肉精”、兽用抗菌药供用、生鲜乳违禁物质供用、水果膨大剂供用、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主动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活动。全市累计认证无公害蔬菜面积36.5万亩,认证水果面积42.864万亩,包括有机认证1.35万亩,绿色认证22.3万亩,GAP认证1.7557万亩,无公害认证16.9083万亩。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认证23个,组织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个。截至目前,我市累计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50个,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13个,累计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4个。全年共组织抽检样品82872个,平均合格率为99.88%。其中,蔬菜样品34226个,合格率99.72%;水果样品14775个,合格率99.94%;食用菌样品292个,合格率100%;畜禽样品33579个,合格率100%。
全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以提升咸阳农产品晓 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大规模、大范畴、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促销活动。先后参加了广西东盟博览会、洛川苹果节、贵阳农产品交易会、北京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武汉农博会等展会、上海绿博会、陕粤港澳经贸合作周—咸阳市农产品推介会,组织承办第十九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咸阳展团招商和展现 工作。今年以来,通过各种促销活动签约项目40个,合同、协议金额84.46亿元。
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紧紧环绕 “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两大目标,严厉执行《动物防疫法》、《兽药治理 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持“六个一”工作机制,着力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队伍素养、增强监管实效等方面下功夫。全市共落实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经费988万元,建成检疫检测室建设面积4040平方米,设立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147个,核定新增加 人员编制294个,购置瘦肉精检测仪、兽药残留速测仪等仪器设备1060台(套),制定完善10个方面42项规章制度,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和体系建设得来 了加强与改进,受来 了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 。12月14日,农业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加强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现场体会交流会,在全国推广我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体会。
扎实开展为农服务。一是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以咸阳电视台《农事科技》、《咸阳农业网》和与联通公司合办的农信通为载体,举办农事科技50期,发布涉农法规政策、农业先进技术、市场供求等信息8000多条,农业手机短信1800多条。二是主动组织农业科技培训,全市举办基层农技干部培训班10期,培训农技人员570名;农民培训班903期,培训农民16.89万人次;师资培训班7期,培训师资240名;技术骨干培训班21期,培训技术骨干2465名;各类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635期,培训生产明白人13.78万人次;职业农民培训班7期,培训职业农民387人。环绕 “科技之春”宣传月开展“科技服务进农村”活动,开展各种活动35场次,制作宣传版面50块,发放技术明白卡2300个,散发各种资料5万余份,咨询群众达8万余人次。三是以提升、规范、发展、服务为重点,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农民互助合作脱贫致富的桥梁、农产品销售的窗口,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00个。
分享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