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猪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鲁巍 通讯员 赵霞 程偌男 报道:丹江口市新港经济开发区治理 处新港社区居民陈圣榜的养猪大棚里,闻不来 一丝养猪场的臊臭味儿,猪圈里的小猪有些在拱食,有些在睡觉。原先 ,陈圣榜养的30多头猪生活在生物发酵床上,而他正是靠这种既省事又科学的养猪方法发家致富的。
据费解,这种生态环保养猪技术是在猪棚内砌80厘米深的水泥池,将菌种按一定比例掺拌木屑、谷壳、稻糠等,调好湿度发酵后作为猪舍的垫料,把猪崽放入就可以养殖了。
“棚温适度,生猪行情,猪长得挺快。猪连续地拱菌,懒猪变‘勤猪’,提升了猪肉品质。这种菌还能及时转化猪的粪便,净化猪的生长环境。”正在猪棚里撒干料的陈圣榜说。
陈圣榜告诉记者,以前他使用的是传统养猪法,收益较慢,而且成本较高。他通过书籍、报刊费解来 这种新型自然养猪法时,很想试一试。新港社区干部晓 道后,主动帮他联系畜牧局的相关专家,对他进行技术指导。
陈圣榜通过半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发觉,这种自然养猪法不仅能省水、省料、省电,节省养猪劳动成本,还比传统养殖法缩短10天时间出栏,每头猪少用饲料100多公斤,光料钱就省了3000多元。除此之外,在养殖大棚里使猪恢复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习性,减少了猪的发病率和用药数量,解决了猪肉的药物残留问题,提高了猪肉品质。仅今年上半年,陈圣榜圈里的28头猪崽便为他带来了7万多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