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元月以来,生猪价格不断快速下滑,养殖户们利润空间连续严重“缩水”,截止3月26日,周至地区市场平均价位跌至10.20元/公斤,猪粮比价1:4.8,进入价格重度归落的1:5红色预警区域,大、中、小、散各类养殖户们全面出现 严重的亏损状态。
跌跌不休的市场行情,使养殖户们亏损严重。面对眼前的经营惨状,大部分养殖户虽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由此而滋生的恐慌情绪有所蔓延,如何布局下一阶段的生产经营,是连续 一如既往?还是压缩甚至“斩仓”出局?业以成为养殖户们迫在眼前的一大难题。为准确把握目前的生猪市场行情,正确引导养殖户们正视眼前的经营现状,以严防养殖风险的进一步扩大,近期周至物价局及时分赴楼观、马召、辛家寨等乡镇有关养殖场,主动开展生猪市场情景专项调查,全面深入费解目前生猪市场行情和生产环节的基本情景,认真查询产生这一现状的根本因素,并主动探讨正确应付目前这一现状的方法和措施。
一、 生猪市场的基本行情及产生的根源
(一)生猪价格下行显然。调查数据显示:自2014年元月以来,周至地区生猪价格不断快速下滑,从1月1日的市场平均价格14.80元/公斤跌至3月26日的10.20元/公斤,跌幅高达31.1%,较2013年3月26日同期的12.40元/公斤相比,跌幅17.7%。从目前市场发展的态势来看,若没有利好原因的支撑,生猪价格虽再次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时间内低位徘徊、甚至小幅下滑的方向仍将连续 延伸,产生这一现状的根源:
1、生猪产能过剩:受2011年、2012年生猪养殖收益较为丰厚的刺激影响,各地连续新建、扩建养殖场,同时各养殖场均满“负荷”或超“负荷”饲养运营,生猪产能迅速提升,原有的供应偏紧的格局快速演化成供大于需的产能过剩局面,致使生猪价格不断下滑并长时间低位徘徊,这是引起目前生猪价格大幅下行的内在主因。
2、社会需求疲软:随着气候的归升,市场生猪需求本已进入淡季,再加上受国内经济下降、餐饮业经营下跌以及居民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的影响,生猪终端消费需求相对疲软,这是引起目前生猪价格大幅下行的外在主因。
3、外调销路不畅:周至地区是生猪养殖生产的主要产地之一,所产生猪主要销往甜肃、河南等边邻省份和西安、咸阳等周边大城市,近期由于各地生猪价格差异不大,外销路径严重“堵塞”不畅,这也是目前生猪价格大幅下行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
4、政策利好未现:养殖户们期盼已久的国家收购储备肉政策迟迟未能显现,心里预期全部落空,生猪价格缺乏利好原因的刺激,这也是目前生猪价格大幅下行的外在因素之一。
(二)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受饲料成本、治理 成本、人工费用等原因的综合影响,生猪养殖成本依然高居不下。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规模养殖户每生产一头标准生猪(100公斤)需投资费用1658元(含人工费用408.00元),较2013年同期同条件的1632元(含人工费用340.00元)上涨1.6%。从市场发展的态势来看,这种高额投资运营的现状短时间内仍将连续 延续,产生这一现状的根源:生猪养殖成本主要由饲料成本、仔猪成本、经营治理 成本、人工费用等构成。近期浓缩料价格虽然下跌显然,但玉米、小麦等价格依旧高位运行,再加上仔猪费用的增加 及人工费用的快速上涨,直接导致生猪养殖成本高居不下。
(三)养殖收益大幅缩减。生猪养殖收益取决于生猪价格的高低和生猪养殖成本的大小,在生猪价格不断大幅下滑,养殖成本连续增加 的条件下,养殖户的养殖收益必将随之大幅缩减。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规模养殖户每出栏一头标准生猪(100公斤),现金收益1045.00元(含副产品产值25.00元),扣除成本1658.00元,亏损高达613.00元(含人工费用408.00元),较2013年同期同条件下的亏损367.00元(含人工费用340.00元)上涨67%。从目前市场发展的态势来看,若生猪价格不断低位徘徊、甚至小幅下滑,养殖户进一步亏损的状况无法扭转。
二、养殖户生产经营的基本现状及产生的根源
(一)养殖户生产经营的基本现状:
面对生猪价格不断下行、养殖户自身亏损连续增加 的局面,部分养殖户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败兴、悲观、恐慌的情绪油然而生,并对自身的养殖前景开始发生坚毅,为了缩减养殖投资、降低养殖成本,有的摘 取有悖于养殖操作规范的手段来消极应付、有的实施“断代饲养”的方法来尽力 预防 、有的甚至通过“斩仓出局”的办法来强行阻止,这些错误的方法不仅不能有效的缩减养殖亏损,还有可能招致亏损的进一步扩大。具体表现在:
1、消减饲料成本:生猪饲料是按照生猪的生长特点、依照一定的配方请求科学配制而成的一种混合饲料,是生猪快速生长的基础,其费用几乎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50—60%。个别养殖户错误的认为降低饲料费用是降低养殖成本的主要途径,从而不顾自身饲养的生猪的生长特点,随意购买廉价饲料或改变饲料配方配制饲料,以图降低自身的饲料价格和饲养费用成本。其结果:延缓生猪生长速度,降低设备利用率,加大人工成本。
2、过度裁减人员:技术熟练 的饲养人员是养殖场搞好生猪养殖的关键,其人工费用几乎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25—35%。
个别养殖户不顾自身养殖场的实际需要,随意大力度的裁减技术饲养人员,力图降低人工费用成本。其结果:养殖场治理 纷乱 ,生猪价格,生猪生长减缓,疫病连续蔓延。
3、降低保健费用:生猪防疫保健是生猪健康成长的主要保证 ,其费用是生猪治理 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几乎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1—2%。个别养殖户为降低养殖治理 成本,盲目的降低或舍弃 生猪防疫标准,对待疫情迹象不器重,甚至对待患病生猪少治疗或不治疗。其结果:提高了生猪养殖风险,加大了生猪的患病、死亡率。
4、有意挈 延出栏:根据生猪在成长期生长最快的生理特性,一样 在体重来 达100公斤左右时应及时出栏,否则影响育肥期的日增重、料肉比等。个别养殖户因生猪价格的归落而不顾生猪的生长特性,在育肥出栏之际惜售心理严重,随意延长出栏时间。其结果:生猪价格进一步下探,饲料成本、治理 成本和人工费用连续增加 。
5、随意剔除 母猪:能繁母猪、后备母猪是养殖场赖以发展的基础,培养一个优良的能繁母猪不仅时间周期长,而且成本费用高。个别养殖户为降低眼前养殖成本,对待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不分优劣好坏,不顾未来发展,按照“一刀切”的办法予以剔除 。其结果:表面上看似减少了母猪的饲养成本,但以前培养能繁母猪、后备母猪的昂贵成本将付之东流,并为今后的养殖生产埋下隐患。
6、舍弃 小猪饲养:个别养殖户为补偿 育肥生猪的养殖成本,实施“断代饲养”的办法将所有繁育 的小猪出栏转卖。其结果:后期市场行情一旦转暖,自己养殖场已无出栏的育肥生猪,前期亏损无法补偿 。
7、集中抛售弃养:个别养殖户为阻止养殖亏损的进一步扩大,按照“斩仓出局”的办法不顾目前生猪、仔猪、母猪价格正处于“低谷”的实际现情,将自己养殖场不论大小的所有生猪、仔猪、母猪均全部“清场”抛售。其结果:不但加大、且已无法补偿 前期亏损的养殖成本。
(二)养殖户错误行为产生的根源:
1、对“猪周期”规律认识清晰:“猪周期”规律是生猪价格依照市场生猪的供需关系发生规律性变化的一样 性规律,是价值规律对生猪养殖业发挥调解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一样 的运行轨迹是:猪肉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 ——生猪供应量增加 ——猪肉价格归落(生猪价格归落)——大量母猪剔除 ——生猪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上涨),一样 以3—4年为一个周期震荡运行,这是不以养殖户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受制于“猪周期”规律影响的生猪养殖业,必须依照“猪周期”规律的客观请求,通过市场价格调剂 ,经过“扩展——收缩——扩展”的发展路径连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受此影响,养殖户们大体依照“赚钱——持平——赔钱——赚钱”的路径从事着生猪养殖经营。目前生猪价格不断下行、养殖户自身亏损连续增加 的局面正是“猪周期”规律发挥调解作用的结果,由于个别养殖户对“猪周期”规律认识清晰或了解不深刻,风险意识不强,同时又对养殖收益渴望值过高,从而面对严酷的经营现状心里准备不足或毫无思想准备,由此而滋生败兴、悲观甚至恐慌的情绪,并对自身的养殖前景发生坚毅。
2、对养殖形势估量 不足:个别养殖户不顾“猪周期”规律的客观请求,一昧“跟涨不跟跌”的“群羊效应”心态严重,在生产养殖过程中,从不认真估量 眼前的市场行情及产生这一行情的背景条件,只是盲目的无计划的生产经营,只晓 道在市场行情稍微好转时主动“补仓扩编”,却从不晓 道待市场行情由“好”转“坏”时应主动“减仓缩编”,这种“不看路、只晓 走”,踏不准节奏、把不住行情的错误行径,是导致目前无所适从的主要因素。
3、对养殖操作规范掌控不够: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有其较为严厉的操作规范,特别是以鲜活生物作为载体的生猪养殖业,其产业的操作规范尤为严厉,任何一个生产环节涌现问题,都有可能对整个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缺失 。个别养殖户面对生猪价格归落、养殖亏损扩大的不利局面,不顾产业操作规范的请求、不从自身实际情景出发,仅仅为了单纯的降低养殖成本而随意的摘 用购买廉价饲料、过度裁减人员、降低保健标准等措施,这不但不能有效的缩减养殖亏损,还有可能对自身的养殖发展带来灭顶之灾。
三、养殖户搞好自身养殖经营的应付措施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养殖户们既然有生猪产业兴盛时喜纳收益的“高潮”,必然会有产业清淡时郁闷亏损的“低谷”,这是无法归避的社会现实。面对目前生猪价格不断下行、自身亏损连续增加 的严肃 局面,养殖户们应克服恐慌心理,主动正视困难,进而尽力 克服困难,集中精力以全力规避自身养殖亏损的进一步扩大:
1、冷静估量 ,动摇信心:在深刻领会“猪周期”规律的基础上,养殖户们应及时总结自身在以往生产过程中的成功体会和失败教训,认真估量 眼前的市场行情及产生这一行情的背景条件,准确评估自身从事生猪养殖的优势和不足,并凭借自身的养殖体会主动猜测 下一步的市场行情。只有准确的认识自己、把握行情、相信未来,才能动摇自身的养殖信念,才能主动鼓起克服眼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并摘 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进而才能主动规避自身养殖亏损的进一步扩大。
2、沉着应付,合理安排:在认真估量 眼前的市场行情和准确猜测 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养殖户们应针对“2014年生猪价格将不断在下降通道内缓慢震荡运行”的特点,沉着应付目前的现状,合理安排自身的生产养殖,来主动预防 自身养殖亏损的进一步扩大:一是必须树立“向效率要效益”的宗旨观念,摘 取“宜守不宜攻”的养殖策略,根据自身的生产养殖特点,有计划、有目的的适时缩减生产规模,坚定取缔“以规模求效益”的思维方式,坚定杜绝不适时宜的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错误行为。二是适时调整生猪养殖品种,及时剔除 老弱病残的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合理搭配肥、青、小生猪的养殖结构等,尽力优化养殖等级,主动提高生产效率。三是主动裁撤富余人员、尽力 降低养殖病亡率、适时出栏育肥生猪等,尽力 降低养殖成本。
3、严守规范,精心治理 :在严厉遵从生猪养殖业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养殖户们应深刻明白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是强化生产治理 ,提高生产效率,应根据自身养殖的实际情景,在养殖操作规范的指导下,主动合理安排生产、筛选优良品种、搭配科学饲料、健全防疫保证 等,力争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争取养殖成本的减少,从而阻止自身养殖亏损的进一步扩大,并非是随意消减饲料成本、过度裁减人员、降低保健费用等,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事半功倍,也有可能是劳而无益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4、主动筹划,谋求发展:“塞翁失马、焉晓 非福”,没有今天生猪价格的大跌,就不可能迎来明天生猪价格的大涨,养殖户们应根据“猪周期”规律的运行特点 、结合目前市场行情的现状,在准确猜测 未来行情的基础上,强忍“拂晓前黑夜”中的煎熬和痛楚,及时合理安排、治理 自身的生产养殖,并主动筹划未来发展,力争使自己踏准市场节奏,把握住未来行情发展,使自身的养殖业在现今条件下“少赔”,在未来行情中“大赚”,用未来的“大赚”来补偿 目前的“少赔”,以长远的盈余来对冲现阶段的亏损。
四、严防养殖户亏损进一步扩大的几点建议
生猪养殖业是农业基础性产业之一,它不仅关联着种植业、饲料加工业等六个环节13个生产行业的经营运行,还涉及来 广大人民群众“菜篮子”的切身利益,这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针对目前的市场行情和养殖户的经营现状,为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主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整合行政资源,及时摘 取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力推我县生猪养殖业稳固 度过这一艰巨 的时期:
1、主动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向社会发布养殖业各生产要素的价格震荡、市场供需情景等,正确引导养殖户有计划、有目的的从事生猪养殖生产。
2、主动开展技能培训:加大养殖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技能水平,连续增强养殖户抵御灾害的能力。
3、主动提升养殖等级:加大生猪养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主动推广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搭建“农超对接”活动平台,鼓励 养殖户们实现自繁、自养、自销等“一条龙”生产经营。
4、及时提供市场预警:建立健全生猪市场预警调控机制,有效调控生猪市场的供需平稳 ,严防价格再次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