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初春谨防仔猪副伤寒(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来源: 互联网   2014-05-21 03:18:54   查看:  次

猪猪侠讯:初春谨防仔猪副伤寒(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page]

    仔猪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传染病,主要危害断奶后至30公斤体重的猪。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气温冰冷 多变时节发生最多。本病呈散发,如猪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饲养治理 不当、保温不善、长途运输、寄生虫病、断奶过早、去势等恶劣原因均可促使本病发生,也可呈地方流行性发生。

    临床症状

    本病埋伏期为3天~30天,临床特点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病猪呈败血病症状,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以上,精神不振,厌食,唤 吸困难,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耳根、胸前及腹下皮肤有紫斑。病程多数为1天~4天,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

    慢性型为本病的常见病型,中国养猪网,感染后症状较轻,体温稍许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逐步 消瘦,生长停滞,常堆叠在一起,病初便秘后期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稀粪,带有血液或黏液,具腥臭味。有些病猪咳嗽。慢性型病程多在半个月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两个月,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预防措施

    本病是由于仔猪的饲养治理 及卫生条件不良促进发生和传播的。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第一 应该改善饲养治理 和卫生条件。排除 发病诱因;其次是做好保健措施,增强仔猪的抗击力。

    实行封闭式治理 ,杜绝疫病传入养猪户不要相互串门,反常 是春节期间人员交际多次,养猪场(户)更要严禁闲杂人员进出,反常 要杜绝走乡串户的畜禽商贩、兽医进入生产区,更不能去已有动物发病的养殖户观看。养殖场(户)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并定期做好灭鼠工作,以减少养殖场发生传染性疫病的机会。养猪场(户)应尽可能不上市场上买肉(可买鱼、鸡肉、牛肉等代替肉或自宰猪食用),走亲戚、上饭馆应养成尽可能不食 或少食 猪肉的习惯,以防止通过人员带毒(菌)或肉产品带毒(菌)造成疫情传播。

    保持自繁自养,严防引进病猪养猪场(户)要保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如确需购进生猪,要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先进行隔离饲养两周以上,经确诊健康后,方可并群饲养,以防外来疫病传染。

    防寒保暖,对猪舍进行全面检修和保护 对损伤的圈舍、墙壁、顶棚进行维修。为增加 保温成效,开放式猪舍应搭建塑料保温棚,封堵窗户及余外 的通风口,在门口挂上棉帘、草帘,把栏舍漏风的部位堵严,关闭好门窗,防止贼风进入。初生仔猪,在使用供暖设备保持 产房温度在22℃~25℃的同时,还要设置专门的仔猪保温箱,可选用仔猪电热板、红外线灯泡或普通灯泡等为仔猪保育箱提供热源。

    加强饲养治理 提高仔猪免疫力仔猪自身神经调剂 和体温调剂 机能尚不完善,对各种应激原因的适应性较差,易引起仔猪副伤寒病。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食 来 初乳以获得免疫力,补料时要给予优质全价的饲料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抗击力,改变饲料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饲喂要定时定量,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及冰冻饲料,避免一切能引起仔猪的各种应激。

    强化消毒,把病原泯灭在萌芽状态清洁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场及猪体表存活细菌的有效方法。要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以及母猪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设施的消毒。在常态情景下,养猪场(户)应保持每周对猪舍和环境进行一次消毒,如发生疫病流行时,应保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猪舍,保持 猪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定期对母猪乳房进行清洗消毒,反常 是仔猪第1次吮乳前要用0.1%的高锰酸钾水将母猪乳头的积污洗净。

    强化免疫,确保免疫在有效期内目前多用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口服或肌肉注射。出生后一个月以上的哺乳健康仔猪均可使用,常发病的地方可进行2次,即断奶前后各1次,间隔3周~4周。本菌苗注射免疫时,有些猪只可能涌现较大的反应。口服免疫时,按规定稀释和拌料,应空腹喂苗,用凉开水按每头份5毫升稀释,每头灌服5毫升,或拌少量饲料喂服,保证每头猪均能食 来 足够的菌苗,以确保免疫成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