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4月14日电(记者 郭强)“一年纯利、一年保本、一年亏本”,我国生猪养殖业一直难逃价格暴涨暴跌的“周期”怪圈。近期,全国生猪出栏价格又陷入快速下降通道,养殖户出售一头生猪亏损200元左右,“猪贱伤农”现象再次在各地上演。4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有关部门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同时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平稳猪价。但业内人士认为,要平稳生猪生产,除应急收储缓解阵痛外,更需从长远出发,提高生猪养殖行业的准入门槛、促进规模养殖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从源头上根治“猪周期”。 一头猪亏200多元 江西省宜春市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大市,生猪出栏及能繁母猪存栏均居江西首位。去年,当地生猪出栏626.9万头,占江西生猪出栏总数的1/5。宜春市畜牧水产局局长熊浩炜说:“生猪行业的任何震荡,都会对当地产生较大影响,而当前的价格归落就更不用说了。” 在宜春市畜牧良种场无公害生猪基地,场长陶清松告诉记者,现在当地生猪的出栏价格约为6.2元/斤,而其成本则为7.3元/斤。“每斤的差价在1.1元左右,而一样 出栏生猪都有两百四五十斤,也就是说我每卖一头猪就要亏200多元。”陶清松说,其养殖场每年出栏的生猪在8000多头,按照现在的行情,亏损可能来 达200多万元。 江西省畜牧兽医局介绍,从今年1月底开始,生猪价格就止涨下跌,而且归落速度较快。今年3月第3周,活猪均价6.84元/斤,环比下行2.6%,同比下行15.3%,其中,最低的地方降至6.2元/斤,与1月第4周最高价9元/斤相比,两个月下行了31%。 其实,亏损的情景不仅涌现在江西,全国生猪养殖业都在亲近“深度亏损”。4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受规律性、季节性原因叠加影响,1月份以来,生猪行情,我国生猪价格显然下跌。3月6日,猪粮比价跌破6∶1盈亏平稳 点,截至目前已经持续4周处于盈亏平稳 点以下。 熊浩炜说:“‘猪贱伤农’的现象又开始在各地涌现,广大养殖户叫苦不堪。” “猪周期”影响再现 记者调查发觉,当前生猪价格大幅下滑,除了受近年来连续反复的“猪周期”影响外,行业据统计数据的不准确以及进口猪肉数量大幅增加 等也起来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阮腾芳表示,从2010年6月生猪价格止跌上扬以来,生猪养殖保持 了2年多的纯利期,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出现 较快下跌态势,符合市场预期。 “前两年养猪赚钱的时候,养殖户连续扩大养殖规模,而且其实际数量可能远远超过公开出来的据统计数据。”熊浩炜说,由于国家对生猪养殖的增长比例有一定限制,所以各地在公开据统计数据时都会适当压低一点。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不准确的据统计让养殖户无法对市场行情况成准确的判定 ,进而盲目扩大规模,又增加 了生猪数量。 此外,猪肉进口大幅增加 也加剧了供需矛盾。据海关据统计,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猪肉52.2万吨,较上年增加 11.7%,进一步增加 了猪肉的市场供应量。阮腾芳说:“除增加 了供应量外,进口猪肉在价格上还相对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生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