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龙城去年建了12个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经打听,在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有一个基地,是一位“盲人”老者“鼓捣”出来的,究竟是什么情景?近日,记者带着好奇心来来 太阳村生态草猪养殖场一探究竟。
当天,记者如约见来 养殖场主人 、66岁的周柳初。在驱车前往目的地过程中,周柳初讲述了他简单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因患先天性白内障,养猪论坛 ,1960年还在读小学四年级的他不得不退学归家。
从此,收音机成为他最好的“小伙伴”,也成为其获取信息与晓 识的主要来源。
他好“鼓捣”,上世纪70年代创办街道企业,但企业走上正轨不久,他就因文化程度低和视力差“被退休了”,那年他38岁。但这并没有让他停下“鼓捣”的脚步,他一次创业失败,亏了十几万元,最后硬是靠踩三轮走街串巷叫卖,还完债务。
不来 半个小时,来来 养殖场所在地。
一扇铁门,两块牌匾,显示着内有洞天。
“原先 这是一座荒山,2010年11月,我靠5000块钱启动资金,将山逐步平整。”周柳初说,养殖场在艰巨 中起步,后来得来 志同道合的朋友投资,才最终建立起来。目前养殖场饲养成猪1500多头,由于受猪肉价格震荡较大影响,虽然目前基地每个月已供应近200头的成猪,但还是有些亏损。
常住养殖场的合伙人李明,带记者参观了养殖场的“产房”。这里有近百头母猪和几百头小猪。在被柳南区残联确定为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后,基地也经常向辖区残疾人家庭提供技术培训,播撒致富的“种子”。去年10月,基地就向柳南区100多户残疾人家庭,每户馈赠两头小猪。目前这些致富的“种子”已开始萌芽。今年50多岁的沈小燕家获赠两头“猪宝宝”后,经过近5个月的喂养,“猪宝宝”已长来 快40公斤了。
走访很快完结,但“鼓捣”却成为记者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字。一个“好鼓捣”的“盲人”,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从未停下创业致富的脚步,与此同时还在播撒更多渴望 的“种子”,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这份雄心值得我们学习和致敬。(李俊 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