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湘潭,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绿色湖南建设纲要》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建设绮丽湘潭的重要举措。
建设绿色湘潭,就是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全力打造绿色绮丽的新湘潭。
2013年,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器重和支持下,绿色湘潭建设迅速推进,精妙 地完成了省市绿色建设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高屋建瓴推动绿建
今年初,《绿色湖南建设纲要》颁布实施和全省绿色湖南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市扎实落实绿色湖南建设会议精神,迅速启动绿色湘潭建设工作。市委书记陈三新,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伟林先后作出专门指示,分管副市长戴德清频繁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全市很快形成建设绿色湘潭的热潮。
——组建领导机构。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伟林任组长,市委副书记李江南、副市长戴德清任副组长,25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湘潭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林业局,与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
——出台政策文件。4月26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绿色湘潭建设的意见》。随后,市绿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发了《绿色湘潭建设2013年度重点工作》、《绿色湘潭建设工作考评办法》、《关于印发2013年湘潭市绿色湘潭建设考核目标的通晓 》、《关于印发2013年湘潭市绿色湘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度工作计划的通晓 》等文件,推动绿色湘潭建设的顺利实施。4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绿色湘潭建设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以绿色湘潭建设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湘潭建设打造“宜居家园”。
——实现部门联动。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按照绿色湘潭建设的请求主动行动,纷纷出台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养猪网,全面启动绿色湘潭建设“十大绿色工程”。
——争取国省支持。我市在国家林业局争取了3个方面的支持:一是结合防护林工程及森林抚育补贴,支持湘潭“三边”绿化工程及林相改造工程;二是加大对湘潭市森林资源保护的支持力度;三是支持湘潭市湿地恢复保护工作。市林业局主动和谐 ,目前己落实国家林业局的支持资金647万元,将我市符合界定标准的13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全部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畴。现在,市林业局正在落实国家林业局支持湘潭生态建设的4个重大项目:一是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资金预算2900万元;二是湿地保护项目,资金预算1100万元;三是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四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项目,可争取资金近7000万元。省林业厅也将对韶山外环公路的“三边”绿化项目和昭山示范区生态建设项目支持5000万元。
——加强督查力度。市绿建办会同市政府督查室于10月30-31日对13个市直部门指标完成情景进行了督查,市政府督查室第40期《关于绿色湘潭建设工作目标完成情景的督查通报》向全市发出通报,确保全年各项指标的落实。
绿色湘潭初见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市较好地完成了绿色湘潭建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城乡环境整治效果显然。
我市在城区开展“湘潭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专项行动。全市公园、绿地全面提质改造,道路绿化亮化基本完成。
全面启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市政府持续3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乡镇、村来 达了100%的全覆盖。现已基本实现“三基”、“两改”、“一化”的目标,即农村垃圾基本分类处理,农村马路市场基本取缔,农村污水基本治理;农户基本完成改水、改厕任务;农村路边、水边、房边“三边”基本实现绿化。
——有效推广农村绿色能源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能源工作。全市已落实户用沼气291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936台,安装太阳能路灯1701台,高效生物质炉灶2174台。
——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
实施“万家企业节能行动”和“十大重点节能项目”。
主动发展循环经济。湘潭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第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湘潭市及湘潭高新区、九华经开区两大园区和华菱湘钢等6家企业已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名单。
深入推进工业节能降耗,主动开展清洁生产。湘乡有色环保、飞鸽药业等1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已通过省经信委评审。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我市新建建筑实施节能强行标准执行率,设计阶段已来 达100%;施工阶段城市区范畴已来 达100%,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已来 达95%。
——深入开展减排治污。
大力推进生态养殖,减少面源污染。探索形成了6种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实施规模猪场粪污治理项目20个,8家畜禽养殖场成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全市畜牧绿色科技创新水平全省排名第一,制定了发酵床养猪技术操作规程湖南省地方标准。
主动开展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切实加强“一江两水”及库区综合治理,组织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我市辖区内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来 71%,今年未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教育。
全市开展了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湿地日、野生动植物保护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主动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全市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创建了5所绿色学校。开展绿色文艺作品的创作活动。主动筹备湖南月意生态艺术馆建设,努力搭建生态文化教育平台。
勇做主力军,当好排头兵
林业队伍是绿色湘潭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挠 统筹,形成整体效应。
我市林业部门主动协助市委市政府制定绿色湘潭建设政策,承担绿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和谐 全市绿色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主动参与绿色建设的整体推进,当好绿色湘潭建设的“指挥员”。
主动和谐 ,把绿色湘潭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和“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并以绿建办名义组织对相关成员单位和县(市)区的督查检查和考核,当好绿色湘潭建设的“裁判员”。
全力完成林业部门在绿色湘潭建设中承担的各项任务,重点完成领导小组下达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提升工程”的目标任务。组织实施“湘潭林业十大绿色行动”,即森林生态建设行动、“三边”绿化行动、森林湿地保护行动、生态公益林保护行动、绿色示范基地创建行动、绿色产业培养行动、生态绿心提质行动、林业防灾减灾行动、林业科技创新行动、林业改革深化行动。当好绿色湘潭建设的“运动员”。
——挠 项目,形成支撑效应。
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森林经营、森林抚育、“三边”绿化、国家湿地公园、中央财政科技推广、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万亩油茶和楠竹基地建设、十大苗木水果基地建设、林产企业升级改造等10多个国、省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0亿多元,其中争取上级投入1.6亿元,有力保证 了我市林业的不断发展。
——挠 示范,形成指导效应。
市林业局对林业部门重点实施的“十大绿色行动”,明确请求每个项目要有5-10个示范点,明确每位局领导牵头实施1-2个绿色行动和建设2-3个示范基地,形成对全市的辐射指导效应。
射埠万亩油茶基地、白石万亩楠竹基地、康奕达水酶法茶油加工、水府庙湿地公园、湖湘公园和昭山示范区万亩义务植树基地等示范项目(基地),已成为我市绿色创建的品牌,在全省乃至国内形成了一定影响。
——挠 考核,形成强化效应。
在挠 全市绿色湘潭建设检查考核的同时,在全省“湘林杯”和湘潭市绩效考核的基础上,我市林业部门详细制定了本系统的绿色建设考核方案。一是对有绿建任务的业务科室进行考核;二是对县(市)区林业部门进行考核;三是对具体项目即“十大绿色行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局领导、科室和县(市)区林业局排名的重要依据。通过严厉考核,我市林业部门今年的绿色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人工造林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完成人工造林65013亩,其中油茶新造11650亩、“三边”造林15000亩、宝贵 树种造林2720亩、优材更替2000亩、无节良材培养面积20000亩。
义务植树全面开展。全市完成义务植树523.5万株,市民尽责率达92%。湘潭县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
严厉森林资源保护。二类资源调查全面启动,严厉落实林木限额摘 伐制度,加强林地征收占用治理 ,严厉生态公益林治理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林业有害生物和疫病得来 有效控制。
林业科技创新连续推进。全面应用测土配方系统,木材生长率和肥料利用率均提高10%以上。12个林业科技项目帮助项目区林农增收3亿多元。
林权制度改革连续深化。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实现“三个100%”。启动生态公益林保险机制,投保6亿元为全市165万亩公益林办理森林保险。主动探索商品林保险,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试点,林地流转有序进行。
林产工业增速显然。2013年我市林业产业总产值分析来 达81.68亿元,同比增长25%。16家规模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6%,29家省级龙头企业同比增长35%。帮助林业龙头企业争取中央贴息贷款项目,为全市15家造林和林产品加工企业申报2013年林业贷款26180万元,争取贴息资金785万元。85家企业(含个体业主)成立了林业产业协会。
特色林业基地迅速发展。建立油茶、楠竹2个万亩示范片,脐橙、杨梅、花卉苗木等12个千亩示范片。
生态旅行不断升温。水府庙湿地公园、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全市森林公园和生态休闲基地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生态旅行收入已近亿元。绿色低碳出行成为时尚。
生态文化出现 新气象。大昭山、法华山、金霞山正主动申报森林公园,民营企业月意生态有限公司筹办生态艺术馆。
绿色湘潭将更绮丽
绿色湘潭建设的目标是:来 2015年,构建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城乡绿化共同推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然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文化模式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和谐 发展,全社会共建共享绿色湘潭的目标基本实现。
——绿色生态环境指标。森林覆盖率达46%以上,森林蓄积量达870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达10.5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达95%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和市区PM2.5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
——绿色生产指标。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行17%,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分别减少10%,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8%,单位GDP二氧化硫减排量来 达国家请求;万元工业增加 值用水量降低2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0。
——绿色消费指标。新建建筑节能设计率达100%,节能实施率达100%;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来 达55%;“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识产品)认证比例80%以上。
——绿色文化指标。在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率90%以上;城乡居民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率80%以上;文明县城创建覆盖面达100%;文明单位创建覆盖面达80%以上;文明村镇创建覆盖面达70%以上。来 2020年,初步建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体系、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体系、可不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优美舒畅的人居环境体系、和谐文明的绿色文化体系和高效运行的绿色治理 体系,基本实现布局合理、产业发达、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绿色绮丽湘潭。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湘潭房地产门户网站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