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亮明
塞外天高气爽。奔走在山西朔州山阴县,养猪论坛 ,放眼洪涛山下、桑干河畔,来 处是人乐年丰的情形。
“我们县农民发的是‘牛财’,地道的赶着黄牛奔小康。”县委书记侯元说,现在全县18万农民,养有8.3万头牛,销售收入200多万元,农民挺富裕,去年人均收入10110元。
近年来,山阴县根据地处国际黄金奶源带的地域优势,确定了“建设以牧为主的特色农业领先区”的发展目标,连续创新生产方式,摘 取一系列得力措施,提升了养牛业的集聚带动力,实现了农民不断平稳增收,已成为“全国奶牛生产强县”。
从散养来 合作经营,节本增收又轻松
“做梦也没想来 一年能挣这么多钱。”一见面,49岁的马营庄乡故驿村驿泽奶牛合作社社员马慧宇就是一番感叹。他家4口人,有30亩薄地,过去辛苦一年撑死也就能挣两三万元,如今合作社每月工资1万元,每年他家50股还能分红30多万元。今年奶价每公斤又涨1元,年收入“手掐把握”还得涨。
故驿村支部书记李宝发算了一笔账:过去庭院饲养1000头牛,就得100户200个劳力,而且劳动强度很大,现在合作社只需要4个喂牛的,3个添草的,连治理 、挤奶、兽医等加一起只需要20人左右,成本下来了,收入上去了;合作社一股1万元,社员户户有股,驿泽奶牛合作社最多的入了50万元,最少的入了2万元,每户的红利连年上涨,今年分析每股红利要涨来 8000元左右。
47岁的驿泽奶牛合作社社员张秀毕说,他家5口人, 3个劳动力都在合作社上班,老张管收草、铡草,老婆在奶站,儿子是兽医,3口人每月工资8000多元。过去自家最多养10头牛,早起晚睡累个半死,还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合作社都是半机械化,又挣工资又分红,还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