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谈来 “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农业的少,主要因素是认为工业少不了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资源,免不了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以节能减排、倡导“低碳”势在必行,而认为农业是天然的“低碳”产业。事实上,发展“低碳”农业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潜力庞大,桐庐县分水镇万强农庄的经营模式就很能解释这个问题。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万强农庄创建于上世纪末,那时候“低碳”这个概念还没有得来 普及,而“节能减排”的口号在工业战线已经提出来了,“可不断发展”的理念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而且得来 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普遍器重。万强农庄的创建者钱万强是一位与时俱进的创业人士,他舍弃 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来来 农村创业,面对分水江畔新龙村的1200余亩荒山秃岭,摸索 着一个又一个两难的问题:办一个大型养猪场,但养猪场排出的粪尿污水难免造成江水污染;造一个污水处理工程,但太大的投资又不利于农庄发展,等等。他通过农函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农牧业实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认定了依靠科技才能实现可不断发展的硬道理。他请来浙江大学的有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科学论证,最后作出了“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决定。根据专家建议,他把那1200余亩荒山分成了几个板块——山谷废耕地建造养猪场、低丘缓坡种植山地水果、四周旱地培养绿化苗木和种植养猪青饲料。
历过10余年的开发建设,原先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拥有520亩果园、200亩茶园、140亩绿化苗木基地、100亩青饲料基地、4200平方米标准猪舍的现代生态农庄。农庄母猪饲养量达280余头,年平均出栏生猪5000多头,存栏生猪2100多头。2008年,农庄出栏生猪近6000头,加上果园收益,销售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盈利润来 达130余万元。
满山的果树、茶树、绿化苗木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持久地吸取 并储存养猪场所产生二氧化碳。据科学家测算,树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取 和固定二氧化碳1.83吨,同时开释出大量氧气。因此,通过果园、茶园和苗木基地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改善生态,保护环境。钱万强成功创建了“农牧循环”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成为丘陵地区生态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万强农庄保持依靠科技发展经济,依靠 科普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与村民们共同致富。几年来,农庄免费为邻近农户举办了120余场次的科技培训,如今分水镇以及周边乡镇已有100多家农户依靠“种养结合、农牧循环”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万强农庄的示范引领下,邻近农户有的在果园里养鸡,有的养猪加上种果树,有的养羊加上种果树,因地制宜,谋求发展。钱万强热心现代“低碳”农业,酷爱农民兄弟,扎根农村创新、创业,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众所公认的奉献,在远近传为美谈。人们夸他是一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保持科学发展的现代“猪倌”。2009年,万强农庄的“农牧循环模式”被评为省农业科学发展创业创新高效生态农业“十佳典范”之一。
不用化肥,少用农药,走“低碳”农业经济之路
万强农庄十分注重碳循环和生物质能利用,经常组织农庄职工学习、摘 纳相关科技信息,使得他们越发合理地使用猪粪尿等有机氮肥。他们保持不用化肥,少用农药,走“低碳”农业经济之路。该农庄养猪场每天产生的2吨左右猪粪尿经过干湿分离,猪粪进行微生物接种发酵,成为有机肥施用于果园;尿液污水通过三级沉淀后用电泵抽至山上的8个贮存池中,经果园里铺设的地下管道对果树进行滴灌。有机肥的大量使用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苗木、果树、茶叶、黑麦草等生长旺盛,保证了产量和质量。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同志曾在《关于养猪业发展的一封信》中指出,“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厂”。这一形象的比喻在钱万强的头脑里印象反常 深刻,了解特别来 位,他认定养猪可以造出大量有机肥,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可想而晓 ,一个存栏生猪2100多头、年出栏近6000头的养猪场,该是一个多大的有机化肥厂啊!
人们研究“低碳”,倡导“低碳”,第一 要认识“低碳”。所谓“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据科学家估量 ,农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70%都与氮肥使用有关,因为生产化学氮肥需要消耗能源,每生产1吨氮肥至少会排放出4吨二氧化碳。而且施用化学氮肥时会有很少一部分进入来 大气中,产生氧化亚氮。氧化亚氮是一种强烈的温室气体,与二氧化碳相比,虽然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但其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310倍左右,未来对全球气温的增温效应在将会越来越显著,科学家已对此予以极大关注。万强农庄通过生物技术处理的猪粪尿,为500余亩果树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约化肥50余吨,也就可以减少2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这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啊!
万强农庄保持不用化肥,少用农药,使得6年生果树平均亩产增加 230多公斤,丰产期可提前两年以上;水果甘度增高,口感越发鲜美,果品安全质量更有保证 。近年来,该农庄生产的水果在市场上广受青睐,售价比同类果品每公斤高出1.8元左右。同时,造就了万强农庄极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目前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仙境情形:春天的山坡上,粉红色的桃花满山盛开,奶白色的梨花则在枝头悄悄探出个脑袋;山脚下,清凌凌的分水江静静流淌,似绿如蓝;山谷中,数幢猪舍整齐排开,红瓦灰墙,掩映在满目青翠和盎然春色之中;中心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青瓦白栏,石桌石凳,凭栏眺望 ,令人心旷神怡。
开发旅行,“低碳”休闲,走科学发展之路
万强农庄保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创业特色十分显然。2008年初,钱万强作为省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典型的代表出席了省里一个会议,在会议交流时受来 其他先进典型的启示,形成了发展旅行休闲农业的思路。他想,旅行业素有“无烟工业”的美誉,是一个创造美、营销美、享受美、发展美的“低碳”产业,利用农庄开发旅行业,对改善环境、延伸产业链具有主动作用。
钱万强是个敢想敢干的创业者,他想干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来。他请来专家搞规划设计,通过多种渠道先后筹措资金近千万元,建造了一幢三层的楼房及附属设施,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内设标准客房20间、非标准客房17间,住宿、会议、餐饮、娱乐等设施配套齐全,餐饮最大容纳量为200人,会议最大接待量为100人。后来,又在邻近山上建造了3幢红瓦红墙的“农家乐”,在绿树翠竹的映衬下显得分外醒目。为了配合休闲观光农业开发,除了原有的桃、梨等水果外,还在农庄的山头上发展了200余亩杨梅和冬枣。
目前,一个种养结合、山水相映、瓜果飘香、游鱼嬉水的生态农业休闲旅行观光园日臻完善。园内有梨、桃等多种优质水果,还有苗木、茶叶、毛竹、蔬菜等经济作物;有红鲤鱼、青鱼、草鱼、鳊鱼、鲫鱼等鱼类可供垂钓,还有摘 摘野果、野菜。游客来来 这里,春天可以上山挖竹笋、摘 野菜,夏天可以下分水江玩游艇、游泳,秋天可以自摘优质水果,冬天可以进棋牌室娱乐。休闲垂钓,四季宜人;乡土饭菜,养猪论坛
,可口养生;唤 吸山野空气,领略农家生活,观赏 自然风光,真可谓其乐无穷!
气温变化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和燃料价格震荡都将直接影响来 农业生产的平稳性。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开释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在如此严肃 的形势下,“低碳”农业如何深入推进,万强农庄董事长钱万强表示,将以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摸索 ”原则为行为准则,连续创新,连续开拓,走科学发展之路,争取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作出更大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