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7个督查组,50名来自不同部门的成员,奔赴五县(市)两区,走访了4714户农民,一一清点了2205户养殖户家中的生猪存栏数,详细询问了每一个数字变化背后的动因:生猪存栏为什么少了,抑或是缘何增加 了?新的一年还想养猪吗?拆掉猪棚以后新行当找来 了吗?目前最忧心的是什么?在转型的过程中最渴望 政府提供什么帮助?……对于督查组许多人来说,第一次进棚点猪头,第一次面对面聆听养殖户的心声,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核实每一个数字。 市委、市政府为什么派这么多干部来 基层核查生猪存栏数? 这是一种无声的宣誓,这样的行动向基层传递了这样一种态度:嘉兴生猪养殖减量提质必须实打实! 这是一次对我市生猪养殖存栏量的深度把脉。经过去年的努力,各地生猪养殖减量效果如何?接下来的突破口在哪?科学的决策离不开真实的数据,市领导渴望 通过深入调研和估量 ,让决策更科学、服务更来 位、工作更务实、落实更有力。 这是一次密切联系群众、汲取基层聪明的生动实践。 求真务实,摆正一种态度 毛主席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次的督查工作,不论是村干部,还是养殖户,都实实在在领略了工作人员的“认真”。 “叔,您就这一个猪棚吗?”在南湖区凤桥镇陈留村7组,刚在猪棚数完猪的督查员潘菲一边记录,一边询问养猪户王明观。“对,就是这些了!”王明观答道。“真的没有其他了吗?”细心的小潘发觉,王明观原先登记的生猪存栏量为24头,而她数了好几遍都只有9头。“10天前卖了2头母猪、12头小猪,还死了1头咧……”在王明观的说明下,小潘这才安心,并在表格上作了详细的备注。 当小潘为钻来钻去的猪数不胜数的时候,来自市环保局的督查员余鸿伟穿梭在凤桥镇永红村21组高付林家像迷宫般的猪舍中,忙得不可开交。9头母猪、半成年猪31头、23头肉猪……好不容易数完这边猪圈里的大小存栏猪,刚想松口气,带路的小组长说:“还没完咧,那边还有!”“怎么比据统计报表上的数字多了呢?”余鸿伟与高付林攀谈起来。“是呀,30头小猪是出生没多久的,昨天又生了一窝。”“现在都在减量养殖了,你家有啥想法?”“这两天正为这事发愁呢!镇村干部来过好频繁了,看来,这次上面动真格了,不减是不行了。”余鸿伟与农户边谈边记下他们的诉求。作为市环保局副局长,这一趟督查,他肩负的职责不仅仅是核查数据的真实与否,更想听听养殖户的真实心声,以便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谋划生猪养殖业的转型,从根子上提升养殖区域的环境质量。 3月13日来 14日两天时间,7个督查组分别抽查了7个县(市、区)的14个镇28个村128个村民小组。每来 一地,督查组必须摸清下列数据:村组现有多少户籍人口?养殖户有多少?原上报的生猪存栏量是多少?核实后真实数据又是多少?为什么多了或者少了?督查组每位成员随身携带3张表格——户籍名册、养殖户名册及生猪存栏量据统计表,来 村入户,细致入微。两天后,一份翔实的养猪存栏报告出炉:全市抽查总户数4714户,其中养殖户2205户,原存栏量86099头,现核实为75817头,差额比11.94%;对涌现差额的因素,各督查组也作了情景解释,包括新生、死亡和出栏数量。 减量提质,营造一种氛围 “你们又来数猪头啦?”“上面经常来宣传,政策我们都懂!”“晓 道养猪不是长久之计,都盼着拆呢!”“养猪污染环境,不能再养了!”……每一次入户,都是一次无声的誓言:生猪养殖减量提质必须一挠 来 底。养殖户们感受来 了政府坚定的态度。 “猪,不减不行!”在秀洲区油车港镇栖真村8组,见来 督查员进村入户、为猪奔走,正在打扫包干区卫生的大妈们立刻 围了上来,“养猪实在臭,猪粪排进河里,水质根本好不了。”“我早就不养猪了,现在帮忙带孙子,过着镇上人的生活!”“养猪的人越来越少,村里环境变好了,邻里间关系也更融洽……”你一言,我一语,村民们通过讲述切身的经验,表达了对生猪减量提质的支持。 在海盐县沈荡镇白洋村、新丰村和元通街道青莲寺村、兴隆村,督查组实地抽查了25个村民小组共计684家农户,核查的养猪存栏数比上月底的据统计数据少了3255头,减量17.8%!比起数字,督查员明显更关怀 数字背后的成因。原先 ,海盐县今年出台了一项拆违政策,明确养殖户须缴纳40元/头的养殖保证金,如果6月底前拆棚退养,生猪价格,农户不仅可以拿归保证金,还能获得150元/平方米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