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猪出栏量大,供大于求,海南省生猪出栏价格不断归落,目前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省农业厅畜牧业处观测,4月1日,全国生猪出栏平均价是每斤5.7元,我省是5.6元;4月8日,全国生猪出栏价平均价是每斤5.5元,海南省是5.4元。猪粮比己跌至4.7:1,远低于盈亏平稳 点,养猪企业普遍涌现亏损状态,平均每头猪亏损200-300元。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姚德标估量 ,猪肉价走势低迷,最主要的因素是养猪市场已供大于求。
农村养猪无门槛,搭个猪圈就能养,猪粪猪尿肆意丢。养猪污染之重,令人触目惊心。
省会海口下大决心进行整治。据不完全据统计,2013年7月开始至今,海口已关停大大小小养猪场20余家。生态成效立竿见影,演丰河的河水变清了,臭味没有了,村民纷纷对关停养猪场点赞。
然而,对于养猪户、养猪企业来说,一边是环保升级需要大量资金,一边是猪价不断归落,进退两难。在养猪业面临环保改造升级,甚至关停等诸多挑衅的情景下,在猪价不断归落、效益严重缩水的局势下,他们该何去何从?
尴尬的猪场 个体户利用猪粪尿 “忙”,企业排放猪粪尿“蛮”
一个养猪场熏臭整个村
2014年的整个春节,海口美兰区大概坡镇昌福村委会眉山葩村(经济小组)村民们是被一个新建猪场“熏”着过的。由于猪场在村子的东南方,相伴 着东南风,全村大部分时间奇臭无比。“臭来 睡不着觉,饮 水也臭。”村民陈海花说,一些年轻人受不了臭气,年还没过完就走了。
2月中旬,记者现场看来 ,该新建猪场有两大排猪栏,黑色猪粪正通过沟渠排入一个大水塘中,水塘与猪场之间的荒芜土地也被人为浇上了许多猪粪猪尿。当风吹过,一阵阵恶臭令人作呕。
村民告诉记者:“该块地约8亩,是1950年代村里无偿让给某单位搞建设。五六年前,生猪行情,这家单位完全撤出,单位领导将此块地租给了一承包商。该承包商陆陆续续挖了鱼塘,前年年底又将部分土地转租给他人养猪。”
绕过鱼塘,在距离猪场约百米处是一座电房和一个水井。村民们说,村子没有自来水,该井抽上来的地下水是供全村饮用的唯独水源,该井是4年前由国家投资建设。猪场和水塘的水平位比地下水井高,水源不可避免遭来 污染。
猪场负责人杨先生说,猪场赶在春节前养了200头猪,但行情并没有分析的那样好,没赚来 钱。荒地浇灌猪粪猪尿是为了搞种植业。大水塘里的猪粪,是准备给鱼塘老板当饲料的。
海口环保部门人士介绍,一样 情景下,每出栏5头猪,需要1亩地的配套来消化已经环保处理过的猪粪尿。但中大型养猪场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土地,也就蛮横地通过河水、水库、鱼塘等进行排放。
“养猪不赚钱,归头看看田”,这句农谚正是当前海口周边个体养猪户追求的目标。
随着近年猪价走低,新建猪场更看重的是用猪粪尿做肥料。
目前,海口市农业部门把握 的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全市有40多家,但他们表示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年出栏率低于500头的猪场更是无法据统计。事实上,除海口某大型企业外,无一养猪户拿来 猪价政府补助款,猪粪猪尿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获益渠道。以 1头猪每天产生2公斤粪便运算 ,1亩荒地需要5-10头猪。如种一亩土豆,4个月可收成 ,约需100公斤化肥(复合肥),费用200多元。一年一亩地,用猪粪可节省化肥费用七八百元。
对年出栏率千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企业而言,猪粪猪尿的概念就更不同了。
大约13年前,记者亲见海口某养猪企业将冲洗猪圈的污水直接排入邻近一条不晓 名的小河。携猪粪的污水带着浓烈的恶臭致使河水发黑,河里自然生长的鱼儿成片死去,翻着肚皮浮在水面上,而依托 该河灌溉的所有水稻田里全是黑水。
猪场选址很随意 不顾环保常被拆
“有空地,乐意出租给你养猪”,“邻近居民少”,“旁边最好有鱼塘、河流排废水”。记者调查发觉,盖一个猪场,出资人或承租人最初的考虑竟然 非常简单。
一名国家级养猪专家旅琼时顺便考察了海口几个猪场,发觉竟然 没有一个符合现代猪场的场址请求。该专家认为,养猪生产是一个长期产业,而且基础建设投资大,不可能经常移 迁,所以对新建猪场,选好场址至关重要,最好选在适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