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巴中5月20日讯(杨建川)近日,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数十名成员来来 通江县巴山有机私家牧场,现场认养了每头价值8000元的巴山土猪300多头。据据统计,今年前4月,该牧场共有3000多头巴山土猪被“私人定制”,实现收入8200多万元。在养猪伤农,生猪市场如此大跌的行情下,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巴山土猪缘何如此走俏市场?带着疑问,记者前去探了个究竟。
大山深处觅 猪,2.5万买下第一头巴山土猪
巴山土猪是大巴山里独有的猪种,经考古学家鉴定,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受来 外来猪种的冲击,生猪行情,几乎濒临绝迹。而规模养殖巴山土猪并非易事,据巴山有机私家牧场创始人张育贤说,他小时候还可以食 来 这种猪肉,但后来基本就消逝了。“也就是这些因素,我决定要觅 归巴山土猪,将猪种保留下来,找来 儿时的味道”。
从2009年起,张育贤花两年时间,带着几十位畜牧遗传方面的专家,一起深入巴山土猪的原产地——通江县青峪、板桥口、砥坝等地的深山老林里面。
“我们连续搜集猪种的线索,也频繁徒步进山觅 猪,但几乎都是无功而返。就在大家都快失去信心的时候,专家团队找来 了第一只猪。当时非常兴奋和感动,我就决定无论给多少钱,也一定要将这只猪买归去。”张育贤花费了2.5万元成功买下了找来 的第一头纯正血统的巴山土猪母猪。
目前,公司已经甄选来 了8个血统纯正的巴山土猪公猪、316头种母猪。
听音乐、饮 泉水、食 粗粮,巴山土猪也放牧
找归了血统纯正的种猪后,张育贤开始摸索 如何养出最优质的猪肉。最终想来 将猪由圈养改为放养的方式,让其充分接触大自然,还原最真实的味道。
走进位于广纳镇金堂村的巴山有机私家生态放牧场,舒缓的音乐慢慢 响起,在繁茂的树林里,一只只毛色漆黑的土猪在林间悠闲 地嬉戏、觅食。
“把猪散放在森林中,食野草、饮山泉,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态放牧场负责人介绍。
“巴山土猪”为何要这样饲养?
“对猪进行圈养虽然投资少、育肥饲养期短、见效快,但有两个致命缺点:一是不利于饲养的猪自由表达天性,满足动物福利的请求;二是减少了猪的运动量,造成肉的口感不佳。”张育贤道出原委。
为来 达原生态饲养的标准,公司在广纳、铁佛等地流转山林几百亩,按水质必须来 达国家有机食品水质标准,土壤不含重金属,生态环境和植被要非常和谐一体化,放牧场地必须大且开阔以利于有机猪轮牧放养的“有机生态放牧场”的四个标准,建立了有机生态放牧场,让“巴山土猪”过着听音乐、食 百草、舔硒土、饮矿泉、吸氧吧、青山绿水是家的快乐生活。
同时,公司还在洪口镇建成有机饲料基地,专门种植有机玉米、大豆、小麦和红薯等植物,以确保饲养“巴山土猪”的饲料不受化学污染。
2011年,经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肉品质估量 实验室检测:巴山土猪肉独有的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是其他品种的3倍以上;呈味氨基酸是其他品种的2倍以上;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是其他品种的2倍以上;人类最稀缺的微量元素硒、锌含量是其他猪肉的3倍以上。
同年,“巴山土猪”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今年4月,“巴山土猪”获法国国际生态认证中心(ECOCERT SA)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四川省内第一家获欧盟有机食品认证的生猪生产企业。
目前,公司共有16个生态放牧场,牧场全部用栅栏围着。
高端客商,坐直升飞机前来认养巴山土猪
5月17日下午3点左右,随着一阵轰鸣声,一辆直升飞机降落在通江县高明新区石牛广场,随后下来6名中年男子。“我们是来认养巴山土猪的,顺便带点巴山土猪肉归成都。”刚下直升机的成都某集团董事刘国彬说。
据费解,刘国彬从网上费解来 ,可以提前认养土猪,并随时可以从网上查看认养土猪的养殖情景,便邀约5名朋友,利用周末乘坐直升飞机来来 通江,准备实地考察后认养巴山土猪。
据张育贤介绍,公司去年开始实行网上认养销售巴山土猪模式,被认养的土猪将植入一块芯片,认养者随时都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方式查看认养土猪的养殖过程。
5月17日当天,乘坐直升飞机前来的6名高管,现场就认养了200多头巴山土猪。
“私人定制”,山区高端体验农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