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节前的一周,生猪价格又开始上演变奏曲。据河北的养殖户反映最近屠宰厂一天下行0.1元/斤,还有某地区屠宰场收购价格以近乎0.5元/斤一天的幅度下行。猪价的不平稳,让很多养殖户又一次站在了“悬崖”边上。价格归落使得多数企业备受煎熬,部分企业把逆境当磨刀石,生猪行情,凭借体会和勤练内功应付价格的震荡。
第一 是增强信心,把猪养好。养猪逃不开“猪周期”,有体会的养殖户都晓 道三年一周期,“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现在随着规模养殖的增加 ,“猪周期”变短了,规律被打乱。没有做不好的行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因此每位员工要有信心,越是在逆境下,愈要动摇把猪养好的信心。过去猪价高的时候,养猪不愁卖,现在猪价跌了,客户反而更挑剔了。因此要想生存,就必须把猪养好。
其次是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在养猪成本中,饲料消耗所占比重较大,反常 是近期饲料价格逐步 上涨。企业在摘 购原料时可筛选性价比高的饲料,通过市场上多家质、价的比对,从摘 购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有的企业在育肥猪的中后期使用青绿饲料作代替品,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另外在喂料和使用疫苗等环节,切实避免多喂、重复使用等生产上的浪费。
再次是加强治理 ,提高效率。春夏交替之际,由于资金链、治理 水平、保健水平等较低,猪场既要预防疾病来袭,又要提高生产效率。这就要向治理 要效益,在猪场,摘 购方面、营养方面、数据信息、生产方面均有潜力可挖。例如提升母猪的生产能力和仔猪的存活率,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奖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等。
以上是企业苦练内功的一些方法。端午节前的猪价的走势不明朗,上涨的道路也充满 曲折,部分养殖户冷静的观望貌似在等什么。
今日全国生猪均价跌至12.73元/公斤,较昨日归落0.15元/公斤,出栏瘦肉型生猪均价13.15元/公斤,较昨日归落0.11元/公斤,猪价有亲近13元/公斤的方向。今日大部分省份猪价平稳,部分省区小降0.1元/斤。据小编刘君费解,大部分省区待出栏育肥猪猪源不多,但仍有部分地区猪源较多。猪源多的因素主要是5月上旬猪价暴涨的时候该出栏或早已应该出栏的育肥猪连续 被压栏,导致目前大猪甚至“牛猪”仍在栏中。5月下旬猪价开始下滑,这些养殖户想出栏,但收猪人收猪条件提高,限制收购体重、请求高瘦肉率等条件限制大大打击了养殖户出售的价格和进度。
近期全国高温来袭,高温对猪市的影响重大:一方面高温来临意味着猪肉消费将减少,猪肉需求支撑猪价的力度减弱;另一方面高温对猪饲养治理 带来困难较大,气候在30℃以上时,猪的自身调剂 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温度的升高,需要人为降温,增加 了成本投入;另外,高温对体重大的育肥猪或者“牛猪”更是致命应激,极容易引发平日匿藏的疾病突发而猝死。上述种种影响导致养殖户忧心重重,出售心理增强,但又受来 收购限制,养殖户焦急心理渐增,还真有“前怕虎后怕狼”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