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尽管有机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概念,但对大多公众而言,它仍未跳出礼品领域,进入日常消费品范围。而对于部分商家而言,它却是不折不扣的敛财工具。
超市有机菜少有问津
作为食品中的“贵族产品”,被冠以“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等标签的有机食品正越来越为人所晓 ,各大商超也纷纷摆起了有机食品专柜。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觉,一些所谓的有机食品在日常消费中的接受程度远没有它们的名头来得引人注目,养猪网,其中不少产品更是仅有贵族之名,却无贵族之实。
日前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超市和菜市场后发觉,有机食品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在家乐福的有机蔬菜摊位前,一位促销员正卖力地招揽顾客。不少包装好的有机蔬菜都以买一赠一的形式进行促销,但摊位前仍门可罗雀,与人头攒动的普通蔬菜摊位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拿起一份售价达14.9元每斤,标明当日生产,品牌为“有机农庄”的“有机娃娃菜”,发觉包装盒中的娃娃菜叶局部已经枯黄,显然不是新鲜产品。而同为“有机农庄”生产的售价为23.15元每斤的西兰花也开始局部干枯,卖相远不如普通蔬菜摊上售价2.88元每斤的普通西兰花,让人很难不怀疑这些蔬菜真正的出厂日期究竟是什么时间。而在地处惠新西街邻近的华堂商场地下超市中,有机蔬菜同样少人问津。情景相似的还有该商场中的有机猪肉摊位。该摊位正对一款包装猪肉进行买一赠一促销。尽管促销后价格已与普通猪肉相差无几,但在记者察看的5分钟内却无一人购买。而在北四环邻近一家普通农贸市场中,则根本没有有机蔬菜的身影。一位摊主对记者说:“那东西那么贵,都是送礼用的,谁自己买着食 啊?”
虽然有机食品在普通商超和农贸市场中遇冷,但在送礼专用市场上却成为一道别样风景。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己的餐桌充满 担忧,而打着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含量高旗号的“有机食品”逐步 成为迎合人们“健康生活”需求的产物。由于价格相对昂贵,且大多包装精美,在传统的烟酒茶这送礼“老三样”之外,有机食品正成为礼品市场中当仁不让的生力军,也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记者尝试在谷歌上搜索“有机食品礼品”关键字,可以搜来 2880万条结果,其中大多是“有机食品礼盒”或是“有机食品礼品卡”销售。据费解,礼品型有机食品的购买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集团客户或其他大客户,其中不乏银行、保险公司、能源企业等实力企业。据国内最大的有机食品企业之一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公司销售额由2007年的80万元,2008年500万元,来 2009年5000万元,2010年2亿元,而2011年仅中秋节营业额就超过8000万元,该公司的有机食品销售主要面向的就是礼品市场。
由于专门瞄准这些“不差钱”客户,有机食品正在变成一个暴利行业。中国保健协会事务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在接受记者摘 访时认为,从国外有机食品的成本来看,一样 会比普通食品成本高出20%,不会高出太多,但国内价格相对较贵。她认为,如果其售价超过普通蔬菜5倍以上,那基本可以认定属于暴利。食品安全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也对记者表示,常态情景下,有机食品售价不应高出普通蔬菜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这样的定价体系下,有机食品不该获得那么大的市场。王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