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18 8:57:34 [来源:洛阳网-县区频道] 通讯员:郭建立
仓头镇地处新安县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滞后。近年来,该镇保持走产业化路子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出了万头生猪生态养殖、万亩中药材种植、千亩观赏 牡丹种植、千亩大粒樱桃种植等特色基地,使该镇经济发展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近日,笔者走进该镇,切身感受来 了特色农业所带人的惊喜和震惊。
为母猪设“高级宾馆”
建澡堂、设监控、给房子吊顶……在占地98亩的山岭上,施工人员干得热火朝天,不费解的人,还以为这是在建什么高级宾馆。其实,这是在建设全自动化养猪场。
为发展养殖业,该镇建立了“春都公司+河科大专家服务团+饲料企业+养殖户/场” 的养殖模式,全镇21个行政村建成村级养殖专业合作社18个,带动农户2600余户。如何在养殖业上更进一步,该镇又招商引进了全自动化养猪场项目,着力打造龙头企业,走科技化养殖新路子。
据介绍,这个全自动化养猪场一期投资5000多万元,可饲养母猪4800头,年底即可建成投用。猪场摘 用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化、循环式养殖。猪粪自动流入粪便池,经尤其 发酵后,再流入沼气池。沼气用来发电、照明、取暖。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外人参观猪舍有严厉的限制,要么在监控屏幕上浏览一下,想近距离接触还得来 澡堂沐浴更衣。目前,像这样的养猪场国内仅有两家。
这么大的养猪场该需要几十个人照管 吧?场子的技术人员笑着说,安排两个人还多半个。
“禁烧队”变成了“经纪团”
提起禁烧,那可是令人头疼的事情,而在该镇张村村,村支书郭天福笑着说,不用挠 禁烧,地里种的都是黄芩、菊花、血参等药材。
说起药材种植,郭天福感叹地说,俺村9个自然组,直线距离9公里。过去群众们种得都是传统作物,夏秋两季一来 挠 禁烧的时候,村里得组织干部、党员30多个人死看硬守,就那,还是看不住,违规焚烧秸秆的现象还是会发生,简直要把人气晕了!自从镇里提出发展特色农业,村党员干部带头种药材,一亩地平均能收入6000多元;群众看来 效益也主动响应。就这样,村子成了规模达4000多亩的药材种植专业村。为了搞好销售,村里还成立了‘经纪团’。”
在张村村的三道岭上,生猪行情,连片的药田起伏连绵,蔚为壮观。黄芪正是开花的时候,繁星般的蓝色小花随风摇荡 ,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如果是秋天菊花开得时候,天高云淡,喷雪流金,会更让人为之震惊、沉醉。
为了拉长药材产业链,村里还投资300多万元,正建设药材加工厂,还打算注册一个商标,形成品牌效应。
荒山上崛起牡丹园
尽管牡丹的花期早过了,但来 该镇位于万山湖畔的王村村还是游客连续,村子农家宾馆的生意依然不错。村民们告诉笔者,要不是大力发展牡丹种植,旅行业说啥也带动不起来。
王村处在鹰嘴山上,全村400余户、1300多口人。过去,村中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庄稼为生。由于土地瘠薄,庄稼产量不高,村民们生活十分贫困。在镇里发展特色农业的带动下,村里依靠 河南洛阳小浪底工茂有限公司,发展牡丹和芍药种植。牡丹、芍药不仅可以作为盆景和药材向市场出售,怒放的花朵和湖面相映,构成了一道“低头看湖面,抬头观牡丹”的特殊风景,吸引了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地大批游客来 村中赏花。村民们又挠 住机会,大力发展农家饭店、宾馆。如今,村子已种植牡丹千余亩。
村民高志民兴奋地告诉笔者,自己种了3亩牡丹,又开了农家饭店,仅牡丹与饭店,每年可为他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这是过去做梦才能实现的事情。 (郭建立 王亚飞 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