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实施"一村一品"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纪实
通讯社3月3日电(胡晓莉)近段时间以来,每天一、两百元的收入让方水乡西林村三组刘太兵兴奋不已。刘太兵于去年9月种植的0.8亩草莓,今年2月已经收入9000多元。刘太兵告诉记者:"现在刚来 盛产期,摘 摘数量差不多还有一半,估量 这0.8亩草莓能够买2万元左右。"
刘太兵的好收成,只是我市实施"一村一品"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
参与农户个个偿来 甘头
"一家一户小打小闹,在蔬菜品质、市场竞争上都处于劣势。通过'一村一品'的辐射带动,目前九岭蔬菜已发展为该乡的支柱产业。就算一个普通农户在自家地里种植蔬菜,也能通过协会的技术指导和订单销售,轻松实现每亩获利过万元。"九岭镇副镇长范斌介绍,通过农业企业租赁、专合组织返租倒包、大户租包、农户自发种植等多种方式,连续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使九岭乡成为远近著名 的蔬菜之乡,无论企业、组织、大户或个体农户都能从"土地-种植-销售-加工"的利益链条中找来 适当节点并且获得可观的收益。
目前,九岭乡已建成单种1万亩、复种3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乡农户80%以上通过企业"订单"、土地出租(入股)、进企成为"农民工人"或摇身变成"农村经纪人"获得丰厚收益,2009年全乡农村人均收入6809元,仅蔬菜产业就来 达3629元,占53.3%以上。
据费解,全市目前已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40多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各类农业专合组织来 达160个,社(会)员总数来 达3.5万人,联结农户14万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70%。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人均年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以上。
产业基础实现全面升级
"把'一村一品'包装成农业产业项目,汇聚多方力量完善基础设施,是破解销售通道瓶颈和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参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新安镇党委书记杨旭光说。
在新安镇黑滩村,"一村一品"的梨产业给该村乃至全镇带来了新的更多的发展机遇。日前,"梨村"的良好声誉吸引了120万元农业发展资金,500亩"黄金梨"园的枝头上平铺了一层薄薄的铁丝网,四周架设了灌溉管线,梨林里景观长廊、休闲小径合理布局,成为全市集设施农业与观光农业的新典范。以梨园为基础和前提,该镇蓄势而发,规划建设5000亩农业生态公园,吸引国内农业企业龙头伊顿公司入驻,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1000亩猕猴桃园建设项目现已开始启动。新安镇以"一村一品"为圆点,延长品种、规模两个半径长度,生动地画出了一个由实力企业引导产业升级的同心圆。
不仅如此,西屏乡华昇獭兔养殖标准厂房和饲料加工中心现已基本完工,太平镇贵禄养殖场引进的荷兰自动化养猪系统、五洲农业标准化育苗中心已于春节前投入使用,九岭乡农业示范核心园区500亩渡锌钢管单体大棚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全市绵阳市级龙头企业总数来 达33个,专合组织来 达160个,农村各类专业大户来 达1864户。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农业大户正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羊",生猪价格,在带领 广大农户致富的同时,实现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
特色产品彰显品牌优势
突出特色主导产业,构建大产业、大基地是我市发展"一村一品"的指导思想。自2007年以来,我市明确提出了"40万亩优质粮油、30万亩优质商品蔬菜、100万头生猪、1000万只獭(肉)兔、3000万只家禽、30万亩特色种养、6个乡村旅行观光农业园"七大骨干产业工程建设目标,全市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连续扩大。
目前,已建成以河口、小溪坝、重华等丘区乡镇为主的优质稻基地40万亩,以九岭为核心的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16.6万亩,以西屏为核心养殖区的獭兔产业年出栏来 达80万只,以新渴望 、羌山科技、雨锐、贵禄为主的万头生猪场10个,规模养殖场42个,年出栏生猪来 达75万头。
与此同时,各乡镇依靠 各自农业资源优势,在全市统一规划下,借势发力,把"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打造出了一批响当当的农业特色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赢得了良好声誉。目前,江油GAP附子已获注为道地优质中药材;"江油仔猪"品牌响誉川内外,销往国内19个省市,年外销量达110万头;"幽香 园"酱油、"佛寨山"、"别样红"优质稻米、"恒远"银杏茶及其中药饮片等产品畅销国内外;九禾蔬菜、苏溪折耳根、西林草莓、海金香葱、白玉枇杷等一批新创名牌也已声名鹊起。来 2009年底,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注册商标32个,创省级名牌4个。
去年,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经营总产值17.7亿元,实现利润1.17亿;农村专合组织经营销售收入实现5亿元。
市农办负责人郭福军介绍,今年全市将新增"一村一品"专业村20个以上,使"一村一品"专业村总数超过60个。(本刊记者 胡晓莉)
来源: 李白故里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