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清洁养殖打造农产品金字招牌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
春暖花开时节,走进浦北县平睦镇管屋村,溪流清洁明洁,绿树青山相衬,让人忍不住要多吸清新的空气。若不是当地村民指点,谁也想不来 溪边的一排平房就是一个养猪场。当地村民介绍,去年该县实施“清洁养殖”以来,养猪场的味道缓缓淡下去。
“无害化养猪,无公害养鱼,林下养殖粪便循环处理,让养殖业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浦北县农业部门的领导说。
无害化养猪 清洁养殖空气好
浦北县是生猪调出大县,主打产品是越州黑猪,远销海南、广东、湖南等地,2013年该县出栏生猪59万头。
“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根据浦北县部署,浦北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及时制定五大行动方案,政府与业主签订责任状,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同时,浦北县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20万元,作为规模养殖场建设沼气奖励资金,并安排24万元作为市节能减排养殖场的整改资金。这些资金推动了一系列无害化设施建设
在管屋村养猪场主刘有镇的带领 下,记者参观了他的猪场建设。
在现场记者看来 ,这个猪场建有雨污分离排污沟,雨水能外排,而污染物则另从一条排沟排走,直接通往沼气池,不会污染外界环境。在现场,空气一直很“友好”。
“现在清洗猪圈很方便,几桶水一冲,粪便和杂物就流进了沼气池。”刘有镇说,建了沼气池,沼气液又可作农家肥料,经济环保。
据费解,在开展“清洁养殖”活动中,浦北20头以上养猪场所,八成以上都进行了粪污处理,养猪论坛 ,还涌现众多的沼气发电等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循环利用的畜禽清洁生产场。
无公害养鱼 擦亮绿色品牌
浦北县从事养殖官垌鱼的养殖户达1.9万多户,年产值约2.5亿元,“官垌鱼”晓 名度越来越大。
去年以来,结合“钦州市水产畜牧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项目”、“阳光工程培训”、“农技推广项目”等行动,浦北县引导养殖户自觉参与“清洁养殖”活动,提高无公害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
据山泉官垌鱼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要经常打捞长流水鱼塘内的水藻、杂物等,确保“官垌鱼”养殖水源符合无公害水产养殖用水标准。
以“清洁养殖”助推水产养殖发展,浦北县水产部门严厉执行水产“清洁养殖”标准,让养殖业主做来 制度上墙、养殖档案规范,养殖场地还设立垃圾池(桶),确保养殖场环境卫生整洁。
2013年,浦北县水产治理 部门与钦州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抽检了官垌、龙门、乐民三镇的三个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三个批次共38个产品,药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去年浦北县淡水产品产量达3.1万吨,擦亮了该县水产生态品牌。
林下“大扫除” 污染最低化
“虽然鸡场建在林下,不靠近居民居住地,但也不能不注意环境卫生。”张黄镇养鸡大户廖家云介绍,不注意鸡场环境卫生,会增加 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影响产品质量。
浦北县是我区发展林下经济的示范县,目前建设养鸡场2万亩,年养殖规模达2000万羽。
浦北县在开展“清洁养殖”中,全县掀起畜禽养殖场环境卫生整治高潮,请求各养殖户对养殖栏舍环境卫生大扫除,实现养殖场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反常 请求所有养殖场(户)必须严厉按规定对死亡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生活环境卫生清洁。
活动得来 养殖场(户)主动配合,畜禽养殖场治理工作全面有序推进,并按其规模建立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厌氧发酵沼气池、生化处理池等,让污染程度降至最低化。(记者 韦义华 通讯员 张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