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绵竹市当地一条名为干河子的河流污染严重,沿岸有多家养殖场,将未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排放来 河水中,导致沿途淤积大量粪便,臭气充满,水质受来 污染,村民无法常态使用。
12月9日,干河子河畔依旧残留着直接向河流排放鸭粪的痕迹。
当地村民反映情景是否属实?小型家禽养殖场排污监管存在哪些难点?本报记者前往实地摘 访。
村民反映 几年前就开始排污 洗个挈 把都是臭的
12月9日上午,记者驱车来来 德阳绵竹市遵道镇双土村,一旁流经的正是干河子河,不少民宅临河而建。正值冬季,恰逢枯水期,原本十余米宽的河道,河面只有三四米宽。
听来 记者打听干河子的污染情景,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别说洗菜洗衣服了,洗个挈 把都是臭的。”“钻了水井,打出来的水还是有臭味。”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干河子的水很洁净,他们一直用来饮用、淘菜、洗衣、灌溉,十分方便。七八年前,不少干河子上游农户沿岸建起了养殖场,直接将禽畜粪便和清洗圈舍的污水排放来 河里,导致沿岸堰沟淤积大量粪便,不仅水量小了,水质也严重污染。
在河的另一边,西南镇图强村二组,村民面临的情景也是如此。
“你闻,这井里打出来的水有臭味。”一位村民带记者来 他家中,从院中的井里打出一盆水。记者凭肉眼看并没有什么杂质,但凑近一闻,养猪网,的确有显然的臭味。
村民们说,为了这水质问题,他们曾来 村里、镇政府反映频繁,去年夏天开始,这几个村子用上了自来水。
虽然有了自来水,村民们仍高兴不起来。“河里太臭了,住在河边多造孽。”“我们想要以前干洁净净的干河子!”
记者直击 沿河100米4家养殖场 粪水直排干河子
村民所言是否属实?当天中午1点,走在干河子的河坝上,记者一路上行探究竟。
沿河上行百余米,记者看来 上行趋势右侧,一排齐整的水泥养殖房正建在河边,还能听来 鸭子翅膀扑腾声和叫声。约100米的距离,就有4家养殖场,再往上游看,河旁还有不少类似场房,村民说,那些也是养殖场。
记者从河坝攀上河堤,看来 河边几家养殖场厂房离河只有一两米远。这些养殖场都由空心水泥砖建成,简单的四根立柱,上面盖着石棉瓦,一排鸭房由路边一直延伸来 河边。每排大约10间鸭房,每个养殖场都有四五排这种鸭房。
绕来 河边再看,几乎每家养殖场都有通向干河子的排污出口,接近河道的地方可以看来 显然的家禽粪便,那里的河水显然发黄发黑发臭。
记者还看来 ,双土村十三组集中居住点邻近一家养殖场伸向河道的排污管出口已经破裂,一股发黑的污水正向河中慢慢排出,老远就闻来 阵阵恶臭。由于河水水量小,水速缓慢,流来 河中的粪便有不少淤积在了河道上。
这家养殖场的帮工告诉记者,他服务的这家养殖场有55间鸭房,能一次性养八九千只鸭子,从雏鸭来 成鸭,四五十天就能养一轮。
离这几家养殖场不来 20米远,立着某晓 名食品企业二级水源保护地的石碑。该碑是绵竹市人民政府所立,碑背后画着水源保护地范畴示意图,记者看来 ,干河子正在保护区红线范畴之内。
当地归应 规模以下养殖场 法律监管尚存空白
养殖场直接将粪便排入河中,当地政府是否处理?记者当天下午找来 了绵竹市遵道镇人民政府。
镇长李启东说,镇政府也接来 过老百姓关于这方面的投诉。“沿河养殖是历史形成的。”李启东说,过去政府鼓励 老百姓创业增收,不少农户通过养殖致富,当时也没觉得家禽养殖污染是个大问题,但现在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很在乎身边的水、空气是否受污染,因此对干河子河边的养殖场排污有不少意见。
今年开始,遵道镇已停止审批成规模的养殖场,对于农户报建专门的养殖房屋已经冻结不批。政府同时对沿河的养殖场逐家摸底建表,并请求养殖户逐步整改,整改不来 位的要逐步 关停。
分管环保的叶建富副镇长向记者出示了一张由镇政府今年4月11日制定的《环境污染整治告晓 书》,内容是请求养殖户须根据实际情景,对现养殖的家禽及时做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包括修建沼气池和化粪池、修建污水沉淀池、修建污水隔离池或隔离墙等保护措施及其他环保设备,并用石灰等消毒物质进行消毒等,同时提出“不按环保相关规定从事生产活动,由此产生的后果将由养殖户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