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3岁的余向前是五通桥区有名的养猪大户,他的意民猪业专业合作社是区内最大的养猪专合社。他的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4000多头,加上收购合作社社员及周边一些规模养殖出栏的生猪,年经销商品猪8万余头,专合社年销售收入逾6000万元。
余向前十六七岁时从贩卖猪肉起步,来 建猪场养猪,与猪结下了不解之缘。余向前原本是井研县王村人,初中毕业时由于家庭生活所迫舍弃 了学业,每天从王村一带的屠宰场将猪肉贩卖来 五通桥城区,中国养猪网,赚取异地间的价差。20来岁的时候,他收成 了自己的爱情,与五通桥牛华镇双塔村的一位农家女子结婚,成为五通桥的上门女婿。长期在猪肉市场上打拼,余向前发觉许多农户卖出的商品猪还可以喂得更肥,提前出栏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2006年,他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建起一座能容纳300多头猪的猪场,专门收购周边一些养猪户的架子猪进行长膘催肥,以获取阶段性的经济效益。余向前就此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专业养猪的发展之路。短短几年间,他接连建起了三四个不大不小的养猪场,从种猪的自繁自养,来 年出栏商品猪2000多头,余向前成了远近著名 的青年“猪倌”。
猪儿越养越多,如何消化处理每天产生的粪便,成为摆在余向前面前的现实难题。在建猪场后不久,他先后租赁了猪场周边的170多亩山地,种上了小叶榕、银杏、桂花三大树种,并利用猪场与林地间的自然地理高差,用白铁皮连接成封闭的粪槽,将猪场中的猪粪输送来 林地中作为林木生长的肥料,实现了变废为宝,有效保护了环境,促进了林木生长。如今,树苗已经成林,估量 价值在200万元以上。但他表示不会将这些林木卖掉,“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让这些林地绿树常青,让全村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家都生活在青山绿水间。”
逐步富裕起来的余向前,总想把自己的成功体会与更多农户分享。他联络百余农户建立起意民猪业合作社,按照“养猪+种树”的发展模式,带动养殖户走绿色生态之路,并无偿为专合社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和资金支持。
前段时间,市场猪肉价格下行,导致生猪收购价不断归落,养猪户普遍亏损,余向前冷静估量 形势,鼓励 专合社社员稳住阵脚,他认为猪价有起有落是常态现象,价位跌进谷底必然反弹。于是,他又在自家的星火种猪场新增投入400多万元,建设起有视频监控的标准化养猪场,他相信那句老话:商机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事实的确如此,进入5月以来,猪肉价格又开始归升,养猪户也开始扭亏为盈。
富裕起来的余向前尽其所能地为村上老百姓多做好事,自己出钱流转土地,为村上修建老年活动中心,让老年人健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