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福安市溪柄镇楼下村——红土地的绿色转型

来源: 互联网   2014-06-30 04:53:55   查看:  次

  近日走进福安溪柄镇楼下村田间,连绵绿色中三个巨型白色“鸟巢”格外夺 眼。这些“鸟巢”是当地的立体栽培蔬菜大棚。村民刘育田食 完早餐从家里出来,走过田间的水泥机耕路,钻进“鸟巢”,开始上班。

  溪柄镇是闽东革命中心,叶飞、陶铸、曾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是全国18个红色苏区之一。如今,这片红色沃野正向绿色转型

  从养猪来 种树

  刘育田是楼下村第一批积极拆除猪棚的养猪户。在过去一年里,该村拆除了2.3万多平方米猪舍,数百户养殖户一度陷入产业转型的迷茫之中。

  “过去说‘要致富,靠养猪’,我们村从2000年开始,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养猪大户有120多户,是远近著名 的养猪明星村。”楼下村党支部书记刘祖光说,政府推动和市场调控倒逼养猪户转型。

  辞别了生猪养殖,养猪大户郑旺勤联合70多户养猪户和村民,注册3家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年后,苗木种植面积有400多亩,山樱花、桂花、榕树……以福安乡土树种为主打的小株苗木长势喜人。

  望着郁郁葱葱的苗木,刘祖光说:“过去因为养猪导致环境脏乱差,现在种树搞绿色产业,转型这一步走对了。”

  刘祖光算了一笔账:苗木生意的收益期一样 是四五年,去年苗木投入200多万元,利润率为30%来 40%,加上种植水稻、茶叶、葡萄收入,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450元。明年把苗木卖来 宁德、福州、浙江等地,效益会更好。

  “接下来,我们打算探索种养结合,尝试花卉盆栽,搞多种经营……”刘祖光信心满满。

  打工就在家门口

  兴华农业有限公司的高优农业园区,菜农正紧张地收菜、称重、装车……

  去年初,拆除猪舍后,全村100多户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兴华公司。一座座标准化无公害蔬菜连体大棚已成规模,不少村民成为“土地流转有收入、高优农业园务工有工资、合作社入股有分红”的多薪族。

  去年,养猪论坛 ,宁德市贝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鸟巢”式无土栽培项目落户楼下村,“投资+技术+产销”一条龙,引起不少农户的爱好 。

  刘育田是最早进入“鸟巢”工作的13名村民之一,如今他已把握 气雾栽培、鱼菜共生等技术,升格为治理 员。

  “鸟巢”运用运算 机控制、立柱式栽培植物,摆脱传统农业对土地、能源、气温的过分依托 ,只需1/6的土地面积、1/10的用水量,即可生产出相同数量的农产品。

  近两年来,溪柄镇把实现“一村一品”规模化经营作为土地流转的重点,建立1000多亩生态茶园示范片、3000亩葡萄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示范片、4000亩绿竹丰产示范片、596亩无患子生物能源基地等。

  旅行带来好前景

  绿色产业、现代农业让往日的养猪户找来 了新出路,“红色旅行路”又将给老区群众带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1994年,也就是闽东苏区创建60周年时,溪柄镇区至楼下村(闽东特委旧址)的公路修通了。今年,这条被称为“红色旅行路”的柏油路将投入5840万元拓宽为水泥路。这条路连接以烈士马立峰名字命名的立峰村至楼下等9个村庄,各村庄都散布着红色遗迹。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点10处,被列入全省15个红色重点旅行景区之一和国家第二批红色旅行经典景点名录。

  69岁的刘圣宝老人是楼下村古民居群的守护者之一,他说,楼下村中有32幢大宅院,最早的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村里准备成立乡贤联谊会,借助乡贤力量,修复保护好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