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何样思想孕育何样人生,即使躯体有缺陷也不能阻止创业的热情。临城县北街村的邢力恒没有向厄运屈服,一直以此信念为目标,凭借坚强 意志和勤劳双手成就了一番事业。 车祸后遭遇截肢 邢力恒从小就是一个敢想敢干、不怕食 苦的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千方百计贷款买了辆大货车跑长途运输。期间,他倒腾过水果,拉过煤炭、铁粉,北来 哈尔滨,南至海南岛,只要感觉什么项目能赚钱,不管路途多远,他都努力去实施。 厄运在2008年春天突然降临。他骑电动车归家时发生了车祸,被急救过来后,左小腿粉碎性骨折及严重的肌肉坏死,使得他膝盖以下不得不被截肢。 当然,半路致残对他的打击是庞大的,想来 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邢力恒又感觉自己重任在肩,不能倒下。随着身体的恢复,他逐步 恢复对生活的渴望 。 家猪养殖让他重燃自信 他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不让残疾羁绊住自己的脚步。考虑来 行动不便,他不准备再出外打工,在家门口也可以创业。 通过对市场的大量调研,他决定发展养殖。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朋好友借钱,凑了十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自己的一块闲置土地上盖猪舍,筹建了养猪场。为了方便察看和治理 ,他在旁边搭了两间屋子,食 住都在养猪场。 创业的道路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2009年秋天,正当他信心百倍准备大干一场时,厄运又一次降临。那场猝不及防的猪瘟突击 了养殖场,看着即将出栏的猪发病、死去,他心痛不已却别无他法。半个月后,160头猪全部“中招”无一幸免,八万多元也随之打了水漂。 看着空荡荡的养殖场,他急得一连几天睡不着觉,很少哭泣的硬汉也不自觉地流下眼泪。伤心 败兴颓废也于事无补,只有连续努力才能成功。想来 这些,他又鼓起干劲儿,重新添置了一批母猪和小猪崽,准备从头再来。 这一次,他撇开老路开始走规范性养殖路途。所以,只要有机会,生猪行情,他就去听县、乡组织的科学养猪讲座。平时买饲料和药物时,他也留心和卖主交谈,尽可能多地费解猪的习性。同时,还买来大量专业书籍,潜心研究,慢慢 地他成了养猪的一把好手。 很快这座先后投资30余万元,在他精心经营下的养猪场逐步 走上了正轨,次年还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年收入达十几万元。 “科学养殖准没错,咱老百姓必须听专家的。”谈起以后的发展,他说,连续 走科技养殖之路,目前正准备摘 用先进的定位养殖技术连续 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在两年内养种猪数目来 达100头。 (本报记者 靳 普 通讯员 王永周 齐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