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土猪为何成为归锅肉的最佳材料之一?”“巴山土猪食 什么长大的?”“在哪里可以买来 巴山土猪肉?”自华西都市报报道了《为做地道归锅肉外地空运巴山土猪》的新闻后,“巴山土猪”成了市民的热议词汇。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川东北通江县大山深处的巴山牧业生态放牧场。大山深处觅 猪
2.5万买下第一头巴山土猪
巴山土猪俗称青峪猪,是大巴山里独有的猪种,中国养猪网,经考古学家鉴定,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受来 外来猪种的冲击,几乎濒临绝迹,而这种土猪恰巧也是归锅肉的最佳原材料。据记载,乾隆皇帝将巴山猪列为皇室御品,曾是大巴山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而规模养殖巴山土猪并非易事,据巴山生态牧业公司创始人张育贤说,他小时候还可以食 来 这种猪肉,但后来基本就消逝了。“也就是这些因素,我决定要觅 归巴山土猪,将猪种保留下来,找来 儿时的味道”。
从2009年起,他花两年时间,带着几十位畜牧遗传方面的专家,一起深入青峪猪的原产地——巴中市通江县青峪、板桥口、砥坝等地的深山老林里面。
“我们连续搜集猪种的线索,也频繁徒步进山觅 猪,但几乎都是无功而返。就在大家都快失去信心的时候,专家团队找来 了第一只猪。当时非常兴奋和感动,我就决定无论给多少钱,也一定要将这只猪买归去。”为了鼓舞 团队的士气,张育贤花费了2.5万元成功买下了找来 的第一头纯正血统的青峪猪母猪。
目前,公司已经甄选来 了8个血统纯正的青峪猪种公猪、316头种母猪,并将其生态放养、按照科学的选育,将青峪猪的数量增加 来 上千头。
听音乐、饮 泉水、食 粗粮
巴山土猪也放牧
大巴山里环境优美,完全没有工业污染。找归了血统纯正的种猪后,张育贤开始摸索 如何养出最优质的猪肉。最终想来 将猪由圈养改为放养的方式,让其充分接触大自然,还原最真实的味道。
目前共有16个生态放牧场,牧场全部用栅栏分开,牧场内放养着5000多头青峪猪。在放牧场内记者看来 ,漫山遍野都是猪。金成荣说,公司饲养的有机猪摘 用的是360天以上全生态放牧模式,巴山土猪每天食 的都是基地自己种的玉米、大豆、小麦、红薯和青绿饲料,饮 的也都是地下无污染的泉水,自由悠闲 地在大巴山的青山绿水中成长。这样养出来的青峪猪不仅耐粗性好、适应性也很强。
此外,由于青峪猪的口感细腻、雪花肉多、肉味香浓、肥而不腻。巴山土猪已在2011年获得了国家有机土猪的认证。“现在我们已经接来 了许多市民来电咨询、购买巴山土猪的信息。”张育贤说,由于青峪猪的产量有限,今年内仅限量几百头可接受市民预订。如需预订的市民,可拨打028-96111预订年猪。华西都市报记者王璐杨淮摄影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