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提笔,本想写点其它的什么,可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食 ”这个第一号大事比较合适,一是传统的年越来越近了,从政府来 民众对于“食 ”的关注度又提高了不少,算是凑个热烈。二是觉得能食 的东西在根本上绝大多数是农业提供的,说说“食 ”,对新一年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许不无裨益。
·
·
·
·
·
·
就从食 肉开始说吧。要过年了,按长沙的风俗,家家户户已开始炕腊肉了。尽管或多或少,但这时候绝对是猪肉的销售旺季。养猪的农户自己杀猪,不养猪的买肉制作,这丝毫不奇异。奇异的是一些养殖户自己食 的和卖的就是不一样!倒不是卖的猪有问题,关键的是喂养方法不一样。卖的喂饲料,长得快,来钱;自己食 的喂粮食、蔬菜、野草,虽然长得慢,可食 得就是香。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只是食 肉,还有很多,比如食 小菜。农家的田头地脚,常有小片的蔬菜,一不搭棚,二不打药施化肥。熟悉的人一看便晓 ,这是他们自己食 的。最近这两年,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方兴未艾,就是“农家乐”。从某种意义上看,与其说是城里人去游览,还不如说是去慰问一下舌头的味蕾。
前几天有消息说,往日濒临灭绝的湖南地方优良品种“宁乡猪”,因为保护得力,实现了小批量上市,尽管价格高出市面2来 3元,还是引得购者如潮。它的卖点就在于实行“绿色喂养”:草和蔬菜各一半,不加任何带激素的饲料,因此“口感鲜美”。还有媒体报道,在南京等城市的农贸市场,有了“有机菜”、“绿色蔬菜”的专柜,虽然价格比市面相同品种贵,可市场蛮不错。
男大学生乔装来 女厕偷窥
千年情侣"死了都要爱"
村委会人员强收卫生费
书法家作画 唇印当落款
“宁乡猪”也好,“有机菜”也罢,能够走俏市场,回根来 底就在于它们出自天然。众所周晓 ,虽然物质越来越丰富,但在许多的“事件”面前,人们就是不晓 道如何下箸了呢。既如此,我们是否洞悉了其中的商机?是否感受来 了它传递的某种信息?消费决定市常笔者以为,有几点仿佛不应忽视。从消费者来看,随着“短缺经济”的完结和出口的国际照样,食品的“天然”必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注定它会是农产品最大的卖点;在流通者,一个新的高端消费市场已越来越含糊地出现 在面前了,就看你怎样去拓展;至于生产者,生猪行情,应该建立起一种农产品“从有来 好”的输出观念了,成本低、工厂化的“量”可以取胜,工艺殊、品质好的“质”也可赚钱,可能某些时候,后者还会更胜一筹。
新的一年开始了,各行各业都在谋求新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这是党和政府、全国城乡都在考虑的大事情。也许,城乡食 肉,能给我们某种启发。
[稿源:红网]
[作者:肖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