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网台讯()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杨轩 姚芳沁 张云亭
相对于其他品类,生鲜电商对配送、商品、服务的请求很高,但它也有更高的客单价、毛利率和市场潜力。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生鲜成为了电商行业增长最为迅速的“明星”。虽然多年以来,它都是电商行业中最不容易异地扩张很难规模化的一门生意。
2013年9月,顺丰优选的华南仓和华东仓正式启用,生鲜商品配送城市从北京、天津这2个扩展来 11个;10月,本来生活网宣布生鲜配送来 22个城市。这家网站仅仅上线不过一年,之前一直只服务北京;也是在10月,沱沱工社也宣布,生鲜配送来 32个城市。截至2014年1月,这家网站已经来 扩张来 98个城市,甚至包括葫芦岛、临汾这样的中小城市。
生鲜商品由于品类极其多样、很难标准化,所以能够实现更高的毛利,目前依然是一个少见的缺乏巨头参与竞争的品类。虽然京东2013年曾经宣布要开始做生鲜品类,但此后少有动静;亚马逊[微博]的生鲜主要是第三方商家在其平台上卖货;只有1号店在2013年开始尝试水果这个品类。
但从生鲜电商的行业历史来看,异地扩张面临着多重的风险。
第一 是生鲜产品不易储存,容易腐烂。顺丰优选当然有着送货的便利,而像沱沱工社在北京、甫田网在上海,以及我买网,也都保持自己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甫田从第一天开始就保持自己做配送,不能外包给别人,”从上海起家的甫田网的创始人梁耀祖说,“现在的大部分快递没有时间观念,而我们的客人都等着烧菜做饭;一样 快递分拣的过程中又要连续经历常温阶段;有迟来 、送错也很难处理,怪快递,他们就可能不做了。”我买网的生鲜频道2011年上线,2012年开始在异地供应生鲜,但目前为止,这家网站也只向7个城市出售和配送生鲜产品,“要负责就不能快,”我买网在线营销部总监尚炎说。
沱沱工社最早曾经也拓展来 上海和深圳,但因为太难治理 、损耗过大,又撤销了这两个城市分站。当2012年年中,前红孩子的总经理杜非出任沱沱工社的CEO时,发觉沱沱的损耗率高达34%,而其毛利不过36%,即便此时沱沱已经收缩来 仅在北京一个城市经营。“当年我们不晓 道损耗是致命的,”杜非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而异地扩张,意味着你早期卖的商品经常不是当地居民想买的东西,这会造成更多的商品烂在仓库里。
从本地服务来 变成服务更多城市乃至全国,意味着生鲜电商有可能变成一门真正的大生意。2012年,阿里各平台农产品(7.89, 0.03, 0.38%)销售额为198亿元。根据阿里巴巴[微博]集团研究中心分析,2013年阿里各平台农产品销售额来 达了500亿元,2014年有望迈上1000亿元台阶。虽然2013年几乎全类目的农产品都有较高速度的增长,但其中新鲜水果、海鲜水产、新鲜蔬菜等类目增幅最快,分析超过300%。
不过,如果想在生鲜市场的高速增长中分得一些红利,除了配送,生鲜电商还需要运算 得更多。
任保龙是直接承担 这个新行业压力的人。2013年12月的一个下午3点半,负责太阳宫片区的顺丰优选送货员任保龙乐观地估量 ,只等送完手头的最后一个订单,就可以收工归家。但结局跟他的预想却相去甚远。
敲门没人归应,电话里订户告晓 他,会顿时从公司归回,估量 半小时能来 。“今天运气挺好的,那人(订户)听着人很好。”任保龙打完电话后说。他归来 楼下的金杯面包车里开始等人—顺丰优选的送货方式是,在北京分70多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司机开一辆金杯车或者依维柯,再加一名送货员来负责。
司机拧开了空调,在响起节油提示后又关掉。半小时后,订户并没有归回。空调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在一个半小时之后,任保龙才等来 订户归来 家。这时已经是下午5点。而运气坏的话,送货员甚至要等来 晚上9点。在顺丰优选,随便问几个送货员,他们觉得最苦恼的问题都是等待。
与普通电商送货不同—通常,如果收货人不在,普通快递员都会改天再送,没有等待这种做法—但由于顺丰优选的货品中包含生鲜产品,因此请求货物必须当天送达,否则货品归仓后很可能就坏掉了。而晚上9点是顺丰优选规定的下班时间。
这一天,任保龙和司机用一辆金杯车,烧了大致100元钱的油,送了13个订单。但这明显并不是配送这些订单所有的成本—顺丰优选的仓库位于北京顺义空港物流园,虽然便于跟飞机运送的货品衔接,但租金和建设成本都不菲;仓库又分冷冻、冷藏、低温等不同的温度区,用于冷冻冷藏的空调压缩机和电费也不低;保温箱一个就要几百元钱;一辆送货的依维柯要十几万,而有制冷功能的货车就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