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四川平昌县加快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

来源: 互联网   2014-07-07 06:28:31   查看:  次

  近年来,平昌县紧紧环绕 “建设山区现代畜牧经济强县”战略目标,按照“统筹城乡、两化互动、产村一体”请求,保持以“生猪为重点、肉牛为特色、土鸡为基础”的发展思路;保持“科学规划、政府主导、龙头带动、业主主体”的基本原则;保持以“扩规模、升质量、创机制、强体系、深加工”为工作重点,夺 挠 政策机遇,强化要素保证 ,养猪网,强力推进平昌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一、保持科学布局,发展规模养殖

  根据资源特点和产业现状,科学规划养殖区域和产业带,连续壮大生猪、家禽、牛羊等生产基地,带动全县畜牧业不断增长。一是发展优质生猪生产基地。引进广东温氏集团投资6.5亿元在元山、灵山、五木等22个乡镇建设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大力推广温氏生猪寄养模式发展生猪养殖,即温氏集团在挠 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摘 取“公司+家庭农场”的“四统一包”(统一提供猪苗、药物、饲料、技术服务,包归收销售)模式大力发展生猪合作养殖。2013年底,全县已发展温氏合作养殖户252户,建成标准化猪舍约17万平方米,户均出栏生猪600头,按每头猪180元的纯收入运算 ,户均年增收10万元以上。二是做大优质家禽生产基地。环绕 专业市场带土鸡生产,挠 好玉鹿、镇龙、望京、元山等33个山地土鸡规模养殖园区建设,建成盘龙王、昶享等年出栏家禽5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998户,培养家禽养殖专合组织26个,带动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农户1.5万户。今年一季度,全县出栏家禽312.6万只,同比增长25.8%。三是培养优质牛羊生产基地。出台优待 政策,引进培养牛羊养殖业主,发展壮大辉煌村、潘桥村、云梯村、丰收村等牛羊养殖基地,建成双鹿欣昌林年出栏肉牛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4个,带动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农户3720户。截止5月底,全县出栏肉牛5.8万头、羊2.2万只,同比增长1.8%、5.6%。

  二、发挥龙头效应,引领农户发展

  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请求,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提升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引进龙头,带动发展。注重龙头培养,引进广东温氏、江苏雨润等大型龙头企业投资建基地、搞合作、办企业,示范带动1.4万余农户发展畜禽养殖业,引导养殖方式从分散养殖来 规模养殖转变,连续提升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截至2013年底,全县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园区131个、畜禽规模养殖小区1438个、规模养殖场(户)14976个,以生猪为主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来 达60%以上。其中,欣昌林、德源食品、鑫源等10个养殖、加工企业申报获得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欣昌林、俊明、富源等7个养殖场被认定为农业部和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二是培养专合,合力发展。引导成立了驷马辉煌、元山龙泉等35个畜牧专合组织,组织养殖农户在技术、摘 购、销售等环节有机联合并结成利益联盟,共担市场风险,共享发展成果。元山镇生猪养殖协会由唐育、龙建军等4名养猪场业主自发组建,协会对农户实行“四统、三供、两保、一结算”(统一圈舍改造、饲养标准、疫病防治、技术指导,供仔猪、饲料、兽药,保归收商品猪、兑现合同价格,售后一并结算);对困难户摘 取“仔猪赊养、成猪抵账”的办法,带动该镇泥池、龙泉、长岗、兴隆村共发展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137户,探索形成了“协会带园区、园区带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三是构建立体,循环发展。保持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发展路子,探索形成了猪(牛)-沼-粮、猪(牛)-沼-菜、猪(牛)-沼-果等多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江口镇太平村鑫旺生猪养殖场利用沼液、沼渣改善土壤结构,对接成都汇科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平昌分公司太平村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354户就地就业种植蔬菜768亩,每亩节省成本6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三、探索创新机制,增强发展后劲

  主动探索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多措并举,推动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跨过 式发展畜牧产业的决定》、《关于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成立了畜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保持力量整合环绕 园区发展集中、要素配置环绕 园区建设倾斜、发展平台环绕 园区示范搭建,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具体”的工作责任机制,对年出栏生猪1000头、肉牛100头、家禽10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实行“一名县级领导挂联、一名畜牧干部驻点、一名乡镇干部和谐 服务”,一定三年不变;推行“分类量化、绩效挂钩”的考核评判 机制,把畜牧业园区建设纳入对乡镇和有关县级部门的年度综合考核,对年度考核居后三位且未来 达上年基数的乡镇实行问责。二是创新多元投入机制。摘 取“业主投入为主、信贷支持帮扶、项目实施配套、部门和谐 服务”的机制,引导业主先期投入,鼓励 大户自主投入,和谐 贷款滚动投入,财政专项奖补投入。项目资金投入实行“以奖代补、多建多补、不建不补、先建后补”,公布报批程序、公布验收标准、公布补助办法,最大限度发挥奖补资金乘数作用,来 达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2013全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200万元,和谐 金融部门推行“联户联保贷款”投入2500余万元,带动民间投资超1.2亿元。今年来,全县已投入畜牧项目资金2200余万元,新建元山通木、中岭、长城等畜禽规模养殖小区15个,完成标准化圈舍建设5.6万平方米。三是创新政策配套机制。保持项目跟着产业走,规模养殖园区(小区、场)建在哪里,水、电、路、气、房等项目就配套来 哪里,工作力量就集中来 哪里,县财政每年安排畜牧产业发展资金2500万元,专项用于畜牧加工企业、规模园区建设、养殖大户贷款贴息,并将重大动物疫病防疫费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四、强化体系建设,助推产业发展

  环绕 现代畜牧业发展,加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加强疫病控制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畜牧系统机构改革,成立了平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主动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在43个乡镇设立畜牧兽医站,每个行政村配齐配强一名村级防疫员,全县共配备528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建立村级兽医室463个,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了繁育改良、防疫治疗、技术指导、饲料供应、产品销售服务“五不出村”。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成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乡镇设立43个疫病快速检测点,建立各项检测标准和检测制度,完善养殖小区(场)质量安全备案制度,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共建成无公害畜产品基地67个。规模出栏无公害优质生猪、家禽分别达24.9万头、66万只,占规模出栏总量的31%、36%。三是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实施“科技助农增收”、“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狠挠 养殖科学实用技术宣传和培训,连续提升农户科学养殖水平;大力推行“行政干部包发展、业务干部包技术”的目标治理 责任制,县级畜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与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建设点联系,全力助推现代畜牧业发展。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