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云南频道11月14日电(记者 屈明光)一项名为《云南无公害养殖及肉制品EAN.UCC射频治理 系统》的科研项目,14日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的生猪养殖及肉制品生产全程实现射频治理 。
养猪业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动物营养和饲料工业发展、猪种的杂交改良,使全国猪肉产量迅速提高,据据统计,2005年全国生猪存栏来 达6.52亿头,猪肉产量来 达5009万吨。但同时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滥用各种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激素以及未经批准使用的药物,导致猪肉品质和口味极度下行,甚至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我国加入WTO后,生猪价格,畜产品出口不仅要满足进口方理化指标请求,同时进口方还请求生产方提供牲畜养殖的全过程相关数据,以确保食品的安全。
目前,我国猪业生产企业基本上未建立跟踪与追溯治理 体系,一些养殖场仍在沿用绞耳缺方法标识猪只,少部分企业虽已使用耳标标识,但都是人工手写或预先打印代码,效率低下、出错率高,无法得来 养殖过程中的全部相关数据,分割肉和肉制品不能进行产品追溯和查清来源,对人民生活和产品出口都极为不利。
为此,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服务公司及其云南分中心、云南高上高肉业(集团)公司共同立项开发《云南无公害养殖及肉制品EAN.UCC射频治理 系统》,经过三年多时间,现已开发出从生猪养殖来 猪肉制品生产全过程的治理 系统,并在生猪生产企业得来 成功运用。
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这个项目是国内首例将射频技术和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技术相结合,应用在大规模生猪养殖及肉制品生产全过程的治理 系统,综合了养殖、饲料生产、肉制品生产等治理 特点,真正做来 了对每一头牲畜养殖中品种、出生、喂养、防疫、饲料等全过程科学化治理 ,并为肉制品的追溯建立了准确可靠的信息,实现了对牲畜肉制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信息治理 。
同时,这个项目已在云南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规模生猪养殖射频治理 系统和肉制品产品追溯系统的应用示范基地,将对我国畜牧业起来 主动的引导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