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付生 通讯员陈同义)今年以来,全市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八六”环保行动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扎实搞好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同时,保持以“生态”引领产业发展,着力推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效果。截至11月底,全市新建、改造畜禽粪污处理示范工程139个,新改扩建标准化饲养场256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90个。
强化组织保证 。成立了潍坊市畜牧局治理畜牧业面源污染专项工作推进小组,统一负责畜牧业面源治理方案制定、督导调度和考核验收等工作。成立了潍坊市治理畜牧业面源污染专项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组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加强法律、政策、技术指导。制定印发了《潍坊市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证 措施,并将治理任务逐一分解来 有关县市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广应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新技术,引导养殖场户利用生物发酵床养猪、养鸡、养鸭、养羊等,利用垫料中的生物菌种将畜禽粪污全部降解,利用过的垫料又可用作种植业的有机肥料。目前,全市已建成此类生态养殖场区2754家,发酵床面积200万平方米,减少粪污排放50万吨。主动推广“畜-沼-粮(林、果、菜)”种养结合等生态循环消纳模式,利用畜禽粪污生产沼气,沼气用来发电、用作燃料,沼液用作果树、蔬菜等有机肥料,既消纳养殖粪污,又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实现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全市摘 用“畜—沼—粮(林、果、菜)”新技术的畜牧养殖场区来 达1156家,处理利用畜禽粪便65万吨。
开展现 范创建活动。主动开展现 范园区创建行动,新增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28个,新增国家“菜篮子”工程项目52个,新增市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50个,新增无公害畜产品产地90个。示范创建活动的开展,规范了养殖场区布局,优化了生产流程,完善了治污设施,推广了污染治理新技术、新成果,提升了产业档次,解决了畜牧养殖业面源污染问题。
着力搞好有机肥生产。加快推进有机肥生产企业建设,主动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市新建改造有机肥生产企业13家、总数达49家,生产有机肥30万吨以上。如:诸城金土地有机肥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与澳大利亚ACCA国际贸易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一家专门从事有机肥料开发、生产的合资企业,总投资6000万元,年生产有机肥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润107万元,减少畜禽粪污排放7万多吨。
主动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在诸城、寿光分别建成1处动物卫生处理中心,主动探索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其中,诸城动物卫生处理中心一期已建成投产,年处理动物尸体3万吨,以此为原料生产30万吨高档有机肥。诸城市也被列为全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试点单位。
清理整治行动。主动开展清理整治行动,从“两河”流域入手,对禁养区、限养区内的养殖场(户)进行了拉网式调查据统计和专项治理,取得了初步效果。来 目前,禁养区内已有289家养殖场(户)进行了关闭或移 迁,限养区内已有145家养殖场(户)完善了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减少畜禽粪污排放12万吨。
,养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