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科学养猪技术手册(修改版)(十四)

来源: 互联网   2014-08-13 21:49:22   查看:  次

四、猪弓形体病及其防治
  猪弓形体病是由一种寄生在血液中的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早在1908年从啮齿类动物体内发觉后,相继在世界各地从人、犬、猫、牛、羊、猪、鼠、兔、鸡鸽等动物及鸟类中发觉。北京地区除猪以外,人和犬、猫、牛等动物身上均有发生。该病1952年美国有报道,1957年日本也开始有报道。北京在1962年10月某猪场猪群发病死亡,类似弓形体病,当时定为疑似流感,也做了许多工作。1976年该病在我国正式认定为弓形体病,同时找来 了病原。
  1、流行:呈散发性流行,主要通过唤 吸道、消化道、皮肤以及同圈饲养的病猪均可感
  染发病,怀孕期间病原可通过胎盘感染,造成流产死胎。以3月龄的猪发病较多。从季节上讲,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7-8月份较多。昆虫和蚊蝇可成为传播媒介。急性弓形体病死亡率:小猪为30-40-60%,大猪死亡率较低。几天后能康复。康复后有软弱的免疫力。
  2、症状:
  急性:埋伏期3-7天,开始体温升高至40-42℃,呈稽留热,可坚持3-10天,个别猪体温可来 42.9℃,食欲减退,仅食 几口稀的,喜卧,精神不好,有时呕吐。眼结膜充血,生猪价格,便秘或下痢,很像猪瘟。水样鼻液,鼻镜干燥,口鼻四周沾有粪便或泥土,唤 吸加快、咳嗽。病情再发展,耳翼、鼻端、下肢、腹内侧及下腹部涌现紫红色或间有小点出血,这时耳壳形成痂皮,耳尖涌现干性坏死,腹式唤 吸越来越严重,最后走路不稳,卧地不起,体温下行死亡。怀孕母猪表现高烧、不食 ,精神不好,耳尖、皮肤发紫,数天后发生流产、死胎,产出的活仔不食 奶很快死亡,或产畸形胎。母猪常常在分娩后自愈。
  亚急性:病猪高烧,少食或不食,精神不振,唤 吸困难,其他症状表现较轻。由于病猪在发病后10-14天体内产生抗体,可使病情缓缓恢复:体温下行,食欲恢复,死亡率低,残留有咳嗽及唤 吸困难。由于虫体侵害部位不同,偶然涌现痉挛、后躯麻痹,运动障碍。 慢性:病猪临床症状不显然,但发育受阻,成为小僵猪。部分猪表现食欲不振,精神不好,间歇性下痢,有时涌现后躯麻痹。
  3、病了解剖:
   (1)外表检查:下腹、下肢、耳部和尾部有郁血斑或发绀的现象,有时可见
出血点,口流泡沫样液体,肛门周围有粪便污染,体表淋巴结肿大、出血、水肿、坏死
   (2)内脏检查:肺脏膨隆,表面有粟粒大出血点,膈叶、心叶呈不同程度间质水肿,表现间质增宽,内充有半晶莹 胶冻样物质,切开后有大量液体流出,并带有气泡。气管、支气管内也充有带气泡的液体,肺实质中有小米粒大的白色坏死灶或出血点,胸腔内有多量橙黄色液体。淋巴结显然肿大呈紫红色,并见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及坏死点,切面多汁。淋巴结周围结締组织水肿(肺门、肝门、胃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2-3倍)肝脏:肿胀,实质中有粟粒大、绿豆大灰白色坏死灶,并见有出血点。脾脏:有的表现肿大,有的萎缩,脾小梁不清楚,实质中有坏死灶。肾脏:表面有少量小点出血和针尖大、粟粒大灰白色坏死灶,坏死灶周围有红色炎性反应带。胃低部粘膜出血,有片状及条状溃疡。肠粘膜增厚,潮红,有溃疡,粘膜呈点状或斑点状出血,内容物为红黑色,有时形成假膜。胆囊肿大,粘膜出血或坏死。软脑膜充血。胸腹腔积水为黄色晶莹 液体。 要注意有少量病例不典型,中枢神经症状显然。
  4、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很难确诊,必须病了解剖检查,有肺水肿,肝、脾、肾、淋巴
  结肿大、坏死,并结合实验室的弓形体检查方可确诊。
  病原检查方法:
   (1)取新鲜肺组织涂片或淋巴结涂片,瑞氏或姬姆萨染色,镜检找来 虫体,呈一端稍
钝、一端尖、核在中央或稍偏钝端,大小长4-8微米、宽2-4微米。
   (2)动物接种:取肝、脾、淋巴结做组织悬浮液加双抗,接种小白鼠0.5-1.0毫升,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