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科学养猪技术手册(修改版)(十一)

来源: 互联网   2014-08-13 21:54:31   查看:  次

第三节 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


一、猪瘟及其预防
  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 为稽留热、死亡率高,由于毛细血管变性引起出血坏死梗死性病理变化,在后期常受细菌侵害引起并发症,猪瘟根据其表现分为急性、慢性、不典型感染病程。急性型猪的症状很显然,病死率极高。慢性型症状较轻,有反复,病程相当长。我国猪瘟的公开最广,严重威逼 养猪业的发展。 猪瘟病毒是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与同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粘膜病病毒)有密切的抗原关系,存在交叉反应。猪瘟病毒不同毒株间存在显著的抗原差异,野毒株的毒力差异很大,强毒株可引起急性猪瘟,而温顺 毒株一样 只产生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感染低毒株的猪只出现 轻度症状或无症状,但在胚胎感染或初生感染时可导致胚胎或补生猪死亡。 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抗击力,脱纤血中的病毒经68摄氏度30分钟不能灭活,含毒的猪肉和猪肉制品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2%火碱溶液能迅速使病毒灭活。
流行病学:对典型的急性型猪瘟,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特点,可作出相当准确的诊断。如开始涌现病猪1-2周后,疾病迅速传播来 群内各种年龄的未免疫猪,病死率极高,病猪不断高温,有结膜炎,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肾、皮肤和其他器官出血,脾有梗死灶,一样 可确诊为猪瘟。但对慢性型、温顺 型、迟发型猪瘟,须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低毒株的感染猪排毒期较短。若感染妊娠母猪,则病毒可侵袭子宫内的胎儿,造成死产或产出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分娩时排出大量病毒,而母猪本身无时显症状。如果这种先天感染的胎儿常态分娩,且仔猪健活数月,则可成为散布病毒的传染源。
  临床症状:埋伏期5-7天。根据症状和其他特点 ,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1、急性型 :病猪高度沉郁,减食或拒食,怕冷挤卧,体温不断升高至41摄氏度左右。先便秘,粪干硬呈球状,带有粘液或血液,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病猪有结膜炎,两眼有多量粘性脓性分泌物。步态不稳,后期发生后肢麻痹。皮肤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并涌现许多小出血点,以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部位最为常见。白细胞减少。少数病猪涌现惊厥、痉挛等神经症状。病程3-4天死亡。 2、慢性型:初期食欲不振,精神委顿,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几周后食欲和一样 症状改善,但白细胞仍减少。继而病猪症如加重,体温升高不降,皮肤有紫斑或坏死,日渐消瘦,全身衰弱,病程1个月以上,甚至3个月。温顺 型猪瘟是侵害小猪的一种慢性猪瘟,由低毒株病毒引起,病猪症状轻微,病性发展缓和,对幼猪可以致死。3.迟发性型:是先天性感染低毒猪瘟病的结果。胚胎感染低毒猪瘟病毒后,如产出常态仔猪,则可终生带毒,不产生对猪瘟病毒的抗体,表现免疫耐受现象。感染猪在出生后几个月可表现常态,随后发生减食、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及运动失调症状。
  病理变化:急性猪瘟出现 以多发性出血为特点 的败血病变化。在皮肤、浆膜、粘膜、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扁桃体、胆囊等处都有程度不同的出血变化。一样 呈斑点状,有的出血点少而散在,有的星罗棋布,以肾和淋巴结出血最为常见。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呈弥温性出血或周边性出血,如大理石样外观,多见于腹腔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肾脏色彩变淡,表面有数量不等的小出血点。脾脏的边缘党可见来 紫黑色突起(出血性梗死),这是猪瘟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慢性猪瘟的出血和梗死变化较少,但归肠末端、盲肠,反常 是归盲口,有许多的轮层状溃疡(扣状溃疡)。迟发性猪瘟的突出变化是胸腺萎缩和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和生发滤泡。
  与其它传染病区别:在临床上,急性猪瘟与急性猪丹毒、最急性猪肺疫、败血性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猪粘膜病毒感染、弓形虫病有许多类似之处,其区别要点如下: (一)急性猪丹毒:多发生于夏天,病程短,发病率和病死率比猪瘟低。体温很高,但仍有一定食欲。皮肤上的红斑,指压退色,病程较长时,皮肤上有紫红色疹块。眼睛清亮有神,步态僵硬。死后剖检,胃和小肠有严重的充血、出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淋巴结和肾淤血肿大。青霉素等治疗有显著疗效。(二)最急性猪肺疫:气温顺 饲养条件剧变时多发,发病率和病死率比猪瘟低,咽喉部急性肿胀,中国养猪网,唤 吸困难,口鼻流泡沫,皮肤蓝紫,或有少数出血点。剖检时,咽喉部肿胀出血,肺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出血,切面呈红色,脾不肿大,抗菌药治疗有一定成效。 (三)败血性链球菌病:本病多见于仔猪。除有败血症状外,常伴有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症状,病程短,抗菌药物治疗有效,剖检见各器官充血、出血显然,心包液增量、脾肿大。有神经症状的病例,脑和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增量、浑浊,脑实质有化脓性脑炎变化。(四)急性猪副伤寒:多见于2-4月龄的猪,在阴雨连绵季节多发,一样 呈散发。先便秘后下痢,有时粪便带血,胸腹部皮肤呈蓝紫色。剖极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大,肝可见黄色或灰色小点状坏死,大肠有溃疡,脾肿大。 (五)慢性猪副伤寒:与慢性猪瘟容易混淆,其区别点是,慢性副伤寒呈固执性下痢,体温不高,皮肤无出血点,有时咳嗽。剖检时,大肠有弥温性坏死性肠炎变化,脾增生肿大,肝、肠系膜淋巴结有灰黄色坏死灶或灰白色结节,有时肺有卡他性炎症。 (六)猪粘膜病毒感染:粘膜病病毒与猪瘟病毒同属瘟病毒属,主要侵害牛,猪感染后,多数没有显然症状或无症状。部分猪可涌现类似温顺 型猪瘟和症状,难以区别,需摘 取脾、淋巴结做实验室检查。 (七)弓形虫病:弓形虫病也有不断高热、皮肤紫班和出血点、大便干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