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 滚动新闻
保护视力色:
[述评]"漂浮猪"真相几何? 完善环保奖惩机制迫在眉睫 2013年3月13日 16:22 来源:东方网 作者:唐漪薇 选稿:实习生顾怡勤
据最新报道,黄浦江松江段水域漂浮死猪初步确定主要来自浙江嘉兴地区,最近,各路记者赶赴追访,在南湖区著名的“养猪镇”——新丰镇,震动地发觉,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当地的养猪业实际上已面对严肃 考查:以镇上最大的“养猪村”——竹林村为代表,不仅是猪只密度已超土地承载力极限,全村7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全部爆满,生态环境压力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的养猪村,在处理病死猪方面,常用的方法竟然 只是“通过地下集中堆放死猪,使其在无害化处理池中自然分解”;要晓 道,要让一头死猪以这样的方式消逝,过程至少需要一年。查阅不同媒体的调查报告,人们发觉,最为关怀 的“来 底死了多少猪”这一问题,竟仍没有断数:有猪农说“村子每天死猪100头”,一死猪处理场治理 员称“日运抵的猪尸从60来 100多头不等”,而就此前媒体爆出的“每日300头”的死亡量,竹林村一书记称“从1月至今,死亡数在1000头左右”,但是,竹林村委会和新丰镇认为,每日仅有30头左右的猪死去。
事实上,除了“死亡数字”对不上,仿佛还有许多更多的疑点正随着各路媒体的深入被逐步 摊于台面:比如猪只的死亡因素,嘉兴猪农讳莫如深、官方称不能肯定;又比如黄浦江猪尸所打的耳标出处,尽管已获嘉兴官方承认,但又同时被强调“不能根据耳标判定 养殖地”……真相越来越迷离,网友的耐心被迅速消耗,有人直白地指出,虽然猪案仍无头,但至少晓 识 来 了养猪当地有关职能部门上上下下“踢皮球”的功力,“不但没有针对现有的问题加大整顿力度,反思不力的监管,倒是仍习惯于先推脱、分化责任”。
事实上,据媒体报道中的内容,竹林村的一名村民已经为我们道出了一种可能性:即随着农村“非法收购死猪”的行为被逐步 杜绝,筛选抛尸于水,对猪农而言,不失为一种隐藏的做法。关键是,这种做法的处罚方式相对成本要低。其实,我们说,治标还需治本,必须加快向广大农民推广、普及绿色养殖的方式和好处了,而针对矛盾突出的问题,也必须更新相对的奖惩机制,特别对有益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奖励。针对猪农“抛尸下水”的筛选,政府也许可以使用“有偿归购”的方式应付,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专题:上海主动应付黄浦江上游水域漂浮死猪事件
相关新闻:
记者追访黄浦江漂浮死猪来源地:无害处理池已满[图]
最近死猪“有点多” 嘉兴竹林村的“死猪处理”逆境
上海高度关注黄浦江死猪事件 力保饮用水源地取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