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尤文(左一)与北大师生
风电专家在新疆现场指导
外国专家在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
外国专家在湖南指导中方人员使用高速锯
阅读提示
1983年7月8日,邓小平同志发表“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将引进国外智力确定为一项必须长期保持的战略方针,开拓了国家对外开放的新领域。
归顾过去30年历程,引智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帮助外国专家实现了他们的“中国梦”。
他们在中国舞台取得了成功
引进外国智力是一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的事业。人才是第一资源,引进一个领军人物,往往可以带出一个优秀团队,创造一批高水平成果,甚至提升一个行业的水准。比如2007年度“友谊奖”获得者玛吉德·萨米,是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养猪论坛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荣誉主席。很多国家想和他合作,但萨米筛选了中国。他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合作20多年,培育了一大批神经外科专家,使我国神经外科的研究与诊治水平迅速来 达世界一流水平。
可以说,引进外国智力,不仅是智力的引进,更多的是人的引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使中国很多过去相对落后的方面快速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当然,世界先进水平并不意味着全是高科技,还有很多我们紧缺的实用技术。比如,央视曾播过韩国专家带来的“自然养猪法”“发酵床养猪法”。中国农家养猪通常是往猪舍里倒土,再将土铲出来变成农家肥,费力,费时,臭气熏天。韩国的技术是把猪圈挖下去一米深,用80%的锯末和20%的添加剂填满。这个猪圈没有异味,只有酒糟发酵的味道,最长四年才需要起圈。如果不引进这一技术,中国农家不晓 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对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累计有数百万人次的外国专家来中国工作,他们在中国的舞台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在中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见证了中国的开放、发展、进步,也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早在1984年,德国退休专家格里希应聘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上任后,他实施一系列改革,将武汉柴油机卖来 东南亚七个国家,1986年创汇超过百万美元。被海外舆论称为“格里希现象”。
2011年11月开始启动的“外专千人计划”,已引入129名外国顶级专家,代表着新一代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现在,第4批“外专千人计划”人选申报已经完结,正在评审。申报专家中有一位英国专家叫詹姆斯·霍普,2012年1月开始担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他带领 设计团队设计出奇瑞TX概念车,获得第83届日内瓦车展“2012年度最佳概念车奖”。这是中国汽车品牌产品首次获得汽车设计的重量级国际大奖。能够获得以严苛美学标准著称的欧洲设计界认可,标志着继“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后,“Design in China(中国设计)”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并获得认可。
[责任编辑:单丽梅]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