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传军近日,记者来来 金安区横塘岗乡金公庙村安徽九棵松纯姐第三农场,尽管当日烈日高照,但只见一头头黑毛猪在成片的丘陵林地里悠闲地觅食。现年40多岁的农场主孙自民在阳光的照射下,皮肤显得分外黝黑,额头上汗如雨下,汗水早已浸湿了身上的衬衣。在该农场相关人员的引导下,经过严厉的消毒后,记者走进孙自民创办的霍寿黑毛猪生态养殖区,只见50多栋现代标准化猪舍内清新 洁净,每头猪都有尤其 的编号。更让记者好奇的是,这个年出栏1.1万头黑毛猪养殖基地,不仅看不来 污水横流,而且也闻不来 猪的粪便散发的臭味。孙自民乐呵呵地说,为推动农场走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他们保持走“猪粪便-沼气-种植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整个猪场里的猪粪和冲洗废水混合物都通过地下排污管道统一送进沼气池,沼液、沼渣成了种植蔬菜的有机肥料,种植出来的蔬菜直接当作喂养生猪的青饲料,尽力实现养猪产业的最大利益化。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孙自民感叹万千。他说,自1993年走上了艰辛的打工之路,他先后来来 合肥、上海等地,打过零工、睡过桥下,来 2005年才喜获了“第一桶金”。更让他“尴尬”的是,每次打工归老家过春节时,看来 很多村民生活水平“年年上一年级”,心里十分“纠结”。2006年初,他在说服家人并征得同意后,养猪论坛 ,毅然离开了喧嚣繁华的打工都市,来来 了家乡金安区横塘岗乡,踏上了追觅 “猪倌梦”的创业之路。在创业的道路上,孙自民也遇来 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他始终没有舍弃 ,一直为自己的“猪倌梦”加油。在历经多年的实践后,2011年初,孙自民开始了事业的“跨过 ”与“冲刺”。他与金公庙村达成共识,对该村90%土地实施整体流转,在荒岗上建起了全国最大的3000多亩霍寿黑毛猪生态养殖区,带动周边群众600多人就业,农场年出栏生猪达1万多头。与此同时,农场还与安徽农业大学常年开展合作,先后开发霍寿黑猪肉系列产品20余种,建立霍寿黑猪肉系列产品连锁店(点)53个,销售渠道日趋完善。目前,九棵松霍寿黑毛猪肉产品开发已形成体系,注册的“缓缓长”黑毛猪肉已通过国家级“绿色有机”认证,产品销往六安、合肥、南京等周边各大城市。当问起为什么要从事发展霍寿黑毛猪产业项目时,孙自民说,现在人们非常关注食品肉品质量安全,霍寿黑毛猪猪种资源十分宝贵 ,不仅肉质好,而且品质特殊,市场前景辽阔。为带动更多的群众从事养殖霍寿黑毛猪产业,他还牵头成立了六安市黑猪协会,自己农场担任会长单位。“我从事的是生态立体养殖——— 洞养与散养,全部保证猪肉的品质,让老百姓真正食 上安全肉、营养肉。”“养猪行业存在很大的风险性,需要集团化运作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孙自民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就在前不久,他在金安区成立了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安徽纯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由7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金1562万元,经营范畴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成员人数1494人,其中农民成员80%以上,真正实现了“化解市场风险、壮大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致富”的目的。“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造福社会、助农增收的‘猪倌’。”摘 访中,孙自民开玩笑地说,养猪虽然艰辛,但他现在已找来 了养猪的情趣,每头猪都是他的“伙伴”。孙自民表示,他将把霍寿黑毛猪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出品牌,让老区更多的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让更多的人食 上安全有机黑猪肉。记者感言为创业梦想饮 彩程传军梦想成就未来,梦想实践价值。在摘 访孙自民的生态养猪农场时,记者不仅为他精心打造的现代化养猪规模而备感震惊,同时更为他有梦想、有干劲、有决心的创业经历而感染。孙自民通过自己的创业奋斗,不仅产业得来 了“升华”,而且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先后当选为市人大代表、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创业,需要耐力,需要刚强不拔的意志品质。创业之路绝不是平整 大道,困难挫折相遇、汗水泪水相伴已成觅 常。因为创业者在梦想力量的感召下,善于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他们凭着保持,不舍弃 不遗弃,靠着聪明和汗水,越过荆棘, 过激流,终于达来 成功的彼岸,在红土地上谱写一曲曲动人的创业者华彩乐章。我们为创业者饮 彩,关键要让梦想启航。在为孙自民矢志黄土地建功立业点赞的同时,我们也要为如同孙自民这样的农民企业家,不恋都市恋乡土,在绿色田野上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带领 群众增收致富而鼓掌饮 彩。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