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今日生猪价格汇总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2014年生猪价格行情温顺 上涨

来源: 互联网   2014-03-13 06:54:44   查看:  次

  生猪价格多年来已形成以4年为一个周期的“过山车”式的显然震荡,业内人士称之为“猪周期”?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养殖者主动性导致供给增加 ,供给增加 导致肉价归落,肉价归落打击了养殖者主动性导致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造成“赚一年,赔一年,平一年”的尴尬局面。

  这种规律性的大幅震荡,使养猪户叫苦连天。形成规律性震荡涉及两方面的因素:经济的影响和生物机制的影响,而价格震荡是经济和生物机制的复合。

  估量 2013年的生猪市场变化行情:上半年亏,下半年赚,整体出现 稳固 态势。生猪产量比往年增长了1 %~2%。截至2013年底,生猪价格比2012年同期高出约15%。好半年、差半年的生猪价格,让养猪人再次晓 识 了“猪周期”的威力。2013年与往年相比,生猪降价时间更早,不断更长,但后期反弹力度较大。目前我国生猪产能依旧偏高,供大于求的态势依然存在。面对“猪周期”的再次发力,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应付成为关键。

  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王济民研究员。

  政策调控必须多管齐下

  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连续上涨,使得生猪价格归落损坏了更多的养殖户,市场除了亏声一片之外,并没有过多地去深思 。“猪贵伤民,猪贱伤农”。无论是农民养殖,还是市场供需,猪肉价格的大起大落涉及的是民生,考查的是宏观调控的能力。

  谈来 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王济民表示:“单靠政府凭借计划手段平稳生猪价格,结果很难奏效。2013 年,国家频繁对冻猪肉进行收储,但由于收储力度小、收储量小,对‘猪周期’只是起来 一定的缓解作用,并不能彻底走出。针对‘猪周期’,生产者也要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变化有计划地安排养殖策略,把握市场命脉,理性决策,多研究生猪行业变化的规律;同时国家要完善信息服务,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失误,还要及时发布市场、技术、疫病信息。”

  保险险种有待创新

  完善生猪补贴政策和生猪保险也是规避“猪周期”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从2013年生猪保险的实际推广情景来看,大型企业保险意愿强,小散户弱。由于能繁母猪死亡率低,保费相对较高,因此养殖户不愿对能繁母猪进行投保。从生产者角度讲,养殖户更渴望 对仔猪、育肥猪进行保险。但是保险公司认为仔猪死亡率高,赔付金额大,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产生保险公司和养殖户双方需求的不对称。”王济民说,将来保险公司要创新产品,包括对仔猪的投保,并出台价格指数险、农户养猪收入险等险种。若只对某个环节进行保险,很容易造成养殖户主动性不高。

  散养户短期不会完全退出

  我国生猪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面对“猪周期”的强势发力,散养户明显难以抵挡。从2006年开始,生猪行业大量散养户每年以1%的速度退出,生猪规模化的比例连续上升,但2013年散养户下行速度趋缓,究其因素,王济民估量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连续增加 和工资上涨,对养猪产生重要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养一年猪还不如外出打一个月工,留守老人、妇女和找不来 工作的农民,也只是把养猪作为副业,坚持生计。这部分群体将来是否退出散养业是个未晓 数,因此短期内不会泯灭所有的散养户。”

  当然,面对生猪行业的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的群体摘 取相应的措施,“一刀切”式的命令散户退出市场并不可行。山东省莒南县70%左右的生猪出自散养户,“贵也养,贱也养,算长远账整体还是赚的。把养猪当成一种职业,有利无利常在行。”这是莒南县生猪养殖业的形象写照。对此王济民表示,“养猪是莒南县农民生活的一部分,若摘 取‘一刀切’的方式,势必会对该县的基本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2014年曙光初见

  估量 2014年生猪市场走势,王济民说,“2013年处于本轮‘猪周期’的底部,价格相对稳固 ,2014年将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上升的幅度与经济发展有关,GDP的快慢决定消费的快慢,2014年GDP的增速或将来 达8%,对消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2014年即将进入上升期,但消费增长会乏力,生猪价格会温顺 的上涨,养猪网,上涨幅度不大。”

  王济民强调,目前生猪产业发展的利好原因就是饲料成本中玉米的价格相对平稳。随着国际、国内的玉米丰收,分析2014年养殖户的利润会比2013年增加 。生猪产能过剩经过2013年的调整,也会得来 缓解。市场风险固然存在,但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依靠 ,加之养殖场(户)主动应付,走规模化发展路子,我国定能把握 “猪周期”发展规律,占据有利地位。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