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出栏价已跌来 每斤5.5元了,卖掉一头猪就要亏掉250多元!”今年来,我市生猪出栏价一路狂跌,养猪业遇挫,猪农心里着急。然而,与此相对的是肉价下行并不显然,群众并未得来 真正的实惠。生猪价跌,肉价坚挺,缘何形成如此反差?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猪贱伤农 养猪户遇挫
生猪价格升跌本是常态现象,然而,今年来我市的生猪出栏价已接近历史最低,有猪农表示:“过去生猪出栏价最高卖来 每斤8元多,如今,白猪出栏价是每斤5.3元,黑猪出栏价是每斤5.8元,跌价之大实在叫人心痛!”
遂溪文车村猪农杨权养猪已有近十年,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我市生猪出栏价一路狂跌,从1月份的每斤7.3元跌至如今的约5.5元,跌价近2元,猪农亏损严重。“辛辛苦累 养了几十头猪,来 如今却是卖一头亏一头,如果不卖,放在猪栏里还要费饲料,真让人欲哭无泪!”
猪贱伤农,生猪价跌寒流席卷养猪场,不少猪农纷纷“割肉”离场,有的猪农甚至不惜将就快出栏的“半成猪”低价处理掉。“我这70多头‘半成猪’如果有人要,就低价处理掉好了,现在饲料都买不起了。”猪农刘先生指着猪栏里饿得团团转的猪叹息道,为了节省成本,这些猪已经减少饲料喂养了。虽然生猪出栏价归落,但饲料等养殖成本却不变,现在饲料仍要180多元一袋。“来 现在我还看不来 生猪出栏价有上升的可能,我等不下去了,不如尽早离场,或许还能减少亏损。”刘先生说。
肉价坚挺 群众未得实惠
“生猪跌价?我完全没有感觉来 ,因为猪肉价格一直变化不大。”不少市民对猪价归落表示完全不晓 情。就此,记者实地走访了我市多家农贸市场。
记者发觉,市场上一样 本土猪肉价格较饲养猪肉贵,而超市肉价则要比农贸市场实惠得多。其中,霞山工农市场本土猪瘦肉每斤约15元,饲养猪瘦肉11元;东风市场本土猪瘦肉每斤14元,饲养猪瘦肉13元。而世贸、昌大昌等超市的猪瘦肉价格则在8.9元至9.7元不等。家住洪屋路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买约20元左右的排骨、5元左右的瘦肉,但春节以来,感觉肉价归落并不显然。“超市价格相对会实惠不少,超市一样 都在8点开门,为了省钱,我常常在超市门口等近20分钟。”
东风市场一位猪肉档老板说,今年春节后,市场里猪肉的价格与上两个月相比归落了一来 两元,但比不上生猪收购价的跌幅显然。
诸多因素致生猪价贱
据市畜牧兽医局提供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生猪出栏量显然上升,2013年全年出栏肉猪比去年增加 10.33%,而今年来我市出栏肉猪仍有攀升态势。生猪出栏量上升,是致使生猪价贱的主要因素。
该局畜牧科负责人认为,自2007年以来,国家大力支持生猪养殖,反常 是2011年、2012年持续两年国家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吸引了众多中小养殖户扎堆养猪,生猪多了,价格自然就会归落了。
“2013年生猪没有爆发大的疫情,生猪存活率高,也是导致生猪价贱的因素之一。”市据统计局农业调查科陈科长认为,生猪价贱与今年是“猪周期”有关,所谓“猪周期”是指猪价环绕 着“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 —肉价归落—大量剔除 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震荡。
而不少猪农则认为,今年本地生猪价格狂跌与外地生猪入驻本市有关。
生猪市场饱和养殖户宜“转向”
生猪出栏价归落显然,肉价居高不下,群众未得来 实惠,那在猪肉产销链条里获利最大的是谁?有业内人士认为,生猪运输、屠宰、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分割了利润。
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生猪及猪肉价格都是放开的,由市场进行调控,未列入调控目录中,只有当价格过度虚高,才由物价部门进行调控。而目前,我市猪肉零售渠道较多,从生猪出栏来 猪肉零售包含了生猪运输、屠宰、批发等多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肉价上涨的因素。
“猪贩子有一手、二手、三手的,生猪经过这批商贩才来 市民的餐桌上,其中纯利的自然是猪贩子。”不少猪场养殖户认为,由于市民对猪肉需求量一直较大,猪贩子有较大的定价权。如一手猪贩子以每斤5.3元的价格收购生猪,生猪价格,再以瘦肉每斤约13元、排骨每斤22元的价格卖出,纯利十分可观。
市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当前供过于求导致生猪价格不断走低,这属于市场的常态调控。通过这一调控,不仅能促使养猪业重新洗牌,也使市场供求关系重新恢复常态。目前,我市的鸡猪类养殖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因此养殖户应考虑其它养殖趋势。
生猪价格探底,肉价依然坚挺,市民渴望 中间链条能衔接好,让猪价与肉价挂钩,让市民的菜篮子能享受更多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