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后的一个五年规划,对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那么这份规划建议将给农民朋友带来哪些红利呢?本版为您做以梳理。
	 
	
	 
生活
	
	  “钱包”有望更鼓了
	
	  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
	
	  全面“二孩”将放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注重家庭发展。
	
	  脱贫
	
	  贫困人口有望应保尽保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
	
	  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
	
	  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城乡统筹
	
	  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将享受城镇居民同等权利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等权益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