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十几天,东北大豆主产区将迎来大豆播种的高峰期,受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国产大豆迎来了诸多利好。那么,今年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强不强,在利好因素影响下,农民的收益预计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分析。
一、农民种植大豆收益好热情高
赵显清:我们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达到40%多,南方的市场需求很大,每次要货基本都在1万吨左右,但1万吨太多了,我们根本供应不上。
赵显清:大豆市场现在天天打电话找我们要货,没办法,因为我们现在手里也没有那么多货了,现在供应不上。
赵显清:我和很多农民一起,种植大豆的热情高涨。
二、合理安排大豆种植结构
敦化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缩影。日前,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透露,今年春节之后,国家储备大豆收购价较此前每吨上调50-80元,带动大豆价格小幅回升。根据研判,今年大豆的播种面积还将保持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东北地区今年大豆生产者补贴的标准将高于玉米,而且鼓励向优势区集中,我们建议广大豆农密切关注大豆的供需基本面变化和政策的含金量,算好大豆成本收益帐,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

三、大豆价格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分析师梁勇:大豆现货未来的上涨空间取决于很多因素。
首先,考察今年春耕过程中大豆播种面积有多大的变动。如果播种面积跟去年相比,减幅比较大的话,可能会对未来价格提振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另外,还要看市场的供应。因为2017年大豆的产量出现了大幅的增产,今年产区的余粮大概在25%至30%左右,去年同期只有10%到15%,所以现在来看,这部分余粮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给市场充足的供应,从这个节点来看是不支持价格大幅往上涨的。
四、种植优质大豆促农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