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车间工作的机器人。本报记者赵金阳通讯员崔潇文赵国清 摄
本报5月3日讯(记者赵金阳 通讯员 崔潇文赵国清)“我们这两个机器人‘工友’干活可卖力了,跟它们在一起干活就是省心!”3日,在莱阳一公司,一提起机器人,许多工人们都这样亲切地竖起大拇指。近日,该公司引进了2台工业机器人,成为我省饲料行业首家用上机器人的企业,也是在全行业的一个尝试。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来 ,两个像手臂一样的机器正在重复地做着一抱一运的动作,它们主要负责饲料的倒运和码放工作。这样不仅减少了工人们的劳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机械化水平。”该公司品管部的一位负责人说。
据介绍,这两台机器人是今年四月份来来 厂里的,在机器人的智能脑里面设置上自动码放程序后,就能正式上岗作业,它们被安置在车间劳动强度最大的岗位上。投入使用后,能替代8名职工的工作量。重要的是,两个机器人能按照设计程序不间断地工作,生猪行情,不仅保证 了工人生产安全,还有效地解决了企业旺季招工难的问题。
作者:赵金阳 崔潇文赵国清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