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养猪人物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八成压榨企业停工国产大豆最后堡垒命悬一线

来源: 互联网   2014-08-03 20:07:55   查看:  次

  

生猪价格汇总:八成压榨企业停工国产大豆最后堡垒命悬一线



  种植户大面积弃种大豆、改种玉米;80%的豆油压榨企业停工;下游饲料加工企业高成本运营……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觉,在国产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大豆产业链深陷发展逆境,这个被业内人士视为国产大豆最后的“堡垒”随时有沦陷的危险。

  接受中国证券记者摘 访的专家、企业负责人、种植户认为,在大豆对外依存度达80%左右、外资控制产业链的情景下,中国大豆产业有崩溃的风险,其背后既有政策上放开大豆进口等因素,也有行业难以抱团、缺乏自主价格体系、争夺话语权失败的原因。前车之鉴,后车之覆。他们建议,明确大豆产业发展国家战略,完善补贴政策,建立“敏锐 农产品”发展规划,以避免大豆的今天成为玉米、油菜等农产品的明天。

  国产大豆每况愈下

  种植面积锐减 加工企业停工

  作为国内最后一块国产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等东北三省的大豆产业链已陷入难以不断发展困局。若不从战略高度对大豆产业加以器重,几年内国产大豆可能沦落来 无人问津的地步,国产大豆产业将全线崩溃。

  “今年大豆种子枉送都没人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唤 兰区石人镇农资销售员时晓晶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大豆种子卖不动,大豆肥也是如此。来 目前为止,卖出的700多吨化肥中只有1吨大豆肥,可见几乎没人种大豆了。”

  4月底5月初是东北地区春耕密集期,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觉,作为全国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农民改种玉米的现象颇为普遍。

  “今年200多亩地全改种玉米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唤 兰区石人镇城子村大豆种植户刘庆振无奈地说,“去年春耕时盼着豆价能涨上去,结果盼来 今年春耕,豆价也没来 达2.5元/斤。”

  根据中国大豆网对东北三省上千个观测点的调查估算,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或比去年减少30%左右,吉林减少31%左右,局部地区最高减少70%。黑龙江省农委公开的数据显示,该省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减方向:2009年比2008年减少近4%,2010年比2009年减少近10%,2011年比2010年减少约20%。

  “分析今年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会创下历史最低水平。”中国大豆网总编刘兆福不无担心地说,“如果大豆价格突破不了2.5元/斤,毫无疑惑,明年大豆种植面积会连续 减少。”

  目前,国产大豆市价为1.8-1.9元/斤,国储收购价为2.0元/斤。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与大豆的合理比价一样 在1:2.5左右,目前国内市场的玉米与大豆比价为1:2.0,偏离幅度较大。种大豆的比较收益低直接导致农民改种玉米。哈尔滨市唤 兰区农村合作社负责人陈令军算了一笔账:去年租地价格每亩300多元,种子、化肥、农药加起来的成本大约是60元/亩,人工和机械化成本大约是50元/亩,算下来种一亩大豆的成本要420元左右。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大豆亩产最高才达400斤。以目前2.0元/斤的收储价运算 ,一亩大豆的收入约为800元。如果种玉米,亩产1400斤左右,按目前1.0元/斤的收购价核算,一亩玉米收入为1400元。另外,今年租地价格涨来 每亩500元,谁还会种大豆?

  农民因为豆价低不愿种豆,大豆加工企业则因为加工产品价格难涨不愿高价收豆。“我们不可能按超过国家保护价的价格收购大豆。”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每斤一块八九的市场收购价能减轻企业的亏损度。收购价格若超过2.0元/斤,会加剧企业的亏损。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目前省内豆粕每吨约为3280元,豆油每吨约为1万元。这个价格不是由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形成的,而是由外省那些更具加工优势的油脂加工企业形成的。“终端价格被锁死,加工企业就不可能接受太高的原料价格,农民的大豆也就难以卖出理想的价钱。这样,大豆供给减少,形成价格上涨预期,加工企业往往越发没有能力收购,只能减少加工,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据测算,近期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豆加工成本大约是每斤2.1元。

  “根据近两年的情景,黑龙江大豆年产量坚持在600万吨左右,其中约一半交给国家暂时储备,剩下部分2/3运往省外做食品加工,最后约有100万吨供给省内加工企业。”王小语介绍说,相对于省内1740万吨的加工能力来说,100多万吨大豆如杯水车薪。因此,压榨企业阶段性开工已是定局,未来几年或将涌现大规模的倒闭。目前,黑龙江省内80%的豆油压榨企业处于停工状态。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觉,在具有“油脂之乡”之称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大豆压榨厂几乎全部处于停工状态。哈尔滨平房经济开发区内的10多家油脂加工企业,80%的企业已停工。省内的大豆油压榨龙头企业——九三油脂集团也面临同样的逆境。该集团目前在东北的加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集团已计划对东北地区非转基因大豆加工厂进行改造和转型,逐步 将主业投在玉米油和橄榄油生产以及沿海转基因大豆油生产上。

  受压榨企业开工率不足影响,黑龙江省豆粕供应量大幅减少,饲料加工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四五月份是养殖业归暖时期,随着其对饲料需求的增加 ,饲料加工企业逐步 进入生产销售的旺季。由于当地豆粕供给不足,为坚持生产,黑龙江省内大部分以豆粕为原材料的饲料加工企业只能高价摘 购省外豆粕。

  “一样 省外豆粕是用进口大豆加工成的,这种豆粕的去蛋白加工成本高,导致价格每吨比省内豆粕高100元左右。再加上运费,总的算来,省外豆粕要比省内豆粕每吨高出近300元。”黑龙江省正大实业有限公司饲料厂总经理温奎良说明说,由于很多饲料加工企业自身也做养殖业,“为了保持 饲料生产和销售的相对平稳,省外价格高,企业也要买。”

  上游农民不愿种豆,中游加工企业大面积停工,下游饲料加工企业高成本运营,黑龙江省的大豆产业深陷困局。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全球大豆减产预期强烈。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由于南美大豆减产,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下行9.1%至2.4亿吨,产量下行幅度为历年来之最。但大豆需求量将略增0.7%至2.53亿吨,总体需求仍是历史最高水平。本年度产需缺口1310万吨,超过2008年的920万吨,为历史最大缺口。

  大豆减产预期已在期货市场上有所反映。今年3月以来,大商所玉米期货远月价格开始走弱,大豆远月价格不断走强。尽管如此,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依旧大幅降低。业内开始忧患,国产大豆可能涌现无豆可收的局面。这无疑将给价格本来较低的进口大豆提供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黑龙江省内加工企业只用国产大豆的不成文规定可能涌现更大的裂痕。

  目前,不少黑龙江企业或在沿海港口建厂,或来 南方省市租赁企业,加工进口大豆,然后把豆油、豆粕等产品发归黑龙江来卖。这种情景已经显现出来了。

  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目前沿海地区的油脂加工企业大部分已被外资控制,东北地区成为国产大豆产业的最后一个“堡垒”。目前东北地区这最后一个“堡垒”随时存在沦陷的危险。王小语说,作为国内最后一块国产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等东北三省的大豆产业链已陷入难以不断发展困局,若不从战略高度出发对大豆产业情景加以器重,几年内国产大豆可能沦落来 无人问津的地步,国产大豆产业或将全线崩溃。

  行业话语权丧失

  进口大豆称霸 外资控制产业链

  农民不种大豆,表面上看是种植效益不如玉米,但回根结底是国内大豆产业受控于外资,使整个产业链失去了上下游的互动。

  “市场公认国产大豆供不应求,但奇异的是,一边是国产大豆卖不出去,要靠国储收购,一边却是进口大豆大幅增加 。”王小语称,“这种‘冰火两重天’局面的涌现是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所致。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导致国内大豆产业链从原料开始便受制于外资,失去了话语权。”

  “农民不种大豆,表面上看是种植效益不如玉米,但回根结底是国内大豆产业受控于外资,使整个产业链失去了上下游的互动。”王小语认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豆市场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农产品市场,3%的低关税、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导致产量高、价格低的进口大豆快速占据中国市场。

  黑龙江大豆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110万吨,200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来 达1200万吨,4年间连豆价格指数从3546归落来 1791,跌幅将近1倍。2000年至2003年,大豆进口数量跃升来 2000万吨,连豆指数4年内始终坚持在2000至2300之间。2004年,国际、国内大豆价格快速上涨,沿海加工企业摘 购大量进口大豆后,市场价格又快速归落,连豆指数在半年时间内从3963点归落来 2674点。当年大量高价摘 购进口大豆的沿海企业亏损严重,多数企业被迫出售资产或股份,外资乘机参股或收购,中国大豆产业链条从加工环节断裂。此时,以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国际资本业大举进入中国。通过原料进口贸易、直接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资金参股来控制国内大豆产业。有媒体报道称,4家跨国公司不仅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而且在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有64家参股控股,占比达66%。

  此后,大豆进口数量连续攀升。根据海关据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3082万吨,2009年进口4254万吨,2010年进口5478万吨,2011年进口5264万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333万吨,同比增加 21.6%,对外依存度来 达80%左右。

  与此同时,国产豆油的市场份额逐年缩小。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据统计,2005/2006年度,国产大豆压榨数量740万吨,占国内榨油消费总量20.85%。此后一路下滑,2008/2009年度,国产大豆压榨数量220万吨,占国内榨油消费量5.23%。2009/2010年度,国家实施扶持国产大豆政策之后,国产大豆压榨加工数量归升至600万吨,占榨油消费市场份额13.64%。根据黑龙江大豆协会测算,最近两年国产大豆压榨数量占国内榨油消费量10%左右。

  目前的现状是,从原料来 加工再来 食用油市场,中国大豆产业已被跨国公司控制。

  宏源期货豆类期货估量 师张磊认为,这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4大粮商基本控制全球大豆贸易环节,他们通过仓储、物流来获取利润,而通过套期保值规避大豆价格的系统性风险,而国内厂商仅仅是全球大豆产业链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很弱小的一个环节,不可能有定价权。

  话语权的丧失不仅仅是放开大豆进口的政策冲击,也与国产大豆缺乏自主价格体系、缺乏领军型龙头企业等原因有关。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表示,由于我国农户之间缺乏互相协作、产品规格不统一、品种混杂、批量小,在市场上失去讨价还价的权益。而在大豆加工上,企业摘 用“孤军奋战”的传统模式,相互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这使国际粮商有了在国内扩张的机会,导致中国大豆的生产者、加工企业、消费者丧失了对大豆商品的筛选权和话语权。

  “国产大豆的发展表面上看是受进口大豆的影响,实际上是国产大豆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国家大豆工程中心主任冯晓表示,国内大豆的优势没有在市场上得来 认同,混淆了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在种质资源和品质上的本质区别,没有形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大豆及制品市场价格体系。

  王小语也表示,国产大豆应形成自主价格体系。“因素在于,一是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的,和进口大豆不一样,不应该卖一样的价格。而且这几年基本是劣豆驱赶良豆,好的大豆、非转基因的反倒不如转基因大豆价格高;二是从黑龙江省大豆购销看,大豆收购标准不一、收购半径重叠,再加上收购主体不同,导致价格涨的时候就夺 收,生猪行情,跌的时候就压价收购或不收,价格波幅大。”

  话语权的丧失将给中国大豆市场带来极大的风险。“从未来产需关系估量 ,国内大豆仍存较大供给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补偿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豆油、豆粕需求连续 出现 刚性增长态势,而全球大豆产量受播种面积、单产水平和天气等多种原因影响,增产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随着全球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发展,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国家正在加快推动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步伐,全球大豆潜在需求量可能涌现激增,将导致全球大豆供求格局发生较大变化。”张磊表示,国际大豆价格将因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加剧震荡,我国进口大豆占世界贸易量的高比例状态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小心其他农产品重蹈覆辙

  应完善补贴政策 制定“敏锐 农产品”发展规划

  大豆产业链崩溃的风险让不少业内人士疾唤 ,加大对大豆产业的保护和扶持。他们忧患,大豆产业的今天会不会变成玉米、小麦产业的明天。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平稳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期货市场是国产大豆不断发展甚至再次谋求话语权的重要保证 。

  “保证 种植面积,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引导价格,使国内玉米与大豆的比价恢复至合理水平,以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主动性,防止国产大豆价格大幅震荡。”刘兆福说,“关键是让国产大豆价格让市场来调剂 。”

  宋胜斌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我们渴望 国家将目前的收储政策做适当调整,把对农民的保护和补贴转变来 种植环节,让农民感来 种一亩大豆与种一亩玉米没差别。”宋胜斌说明说,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种豆的主动性。待秋收后,在没有国储定价的情景下,大豆价格完全由市场而定。“既能保护农民的利益,也有利于大豆企业。”

  王小语称,2008年受国际次贷危机影响,国际大豆价格大幅度归落,受其影响,国产大豆价格从每吨6000元归落来 每吨3000元,主产区大豆企业和豆农的利益受来 庞大冲击,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出台暂时储备大豆收购政策,2008年国家政策是主动而有效果的,既保护了豆农利益被低价格冲击,又避免了产区企业重蹈沿海企业被兼并的覆辙。

  “但是,现在国家收储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价格定高或定低都有可能影响来 豆农或压榨厂的利益。如果国储价高于大豆压榨企业的成本,相对进口大豆的价格差距更大,压榨厂就无力收购;如果国储价过低,又会影响豆农收入和种植主动性,种植面积或将进一步缩减。”某期货公司人士表示。

  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艺师刘忠堂认为,补贴资金应该用在大豆整个产业链上,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国家应该把粮油、外贸和大企业等环节都联合起来。

  冯晓表示,应付补贴政策进行科学制定。针对农民的补贴以良种为主,而非产量。针对企业补贴,要根据国际市场价格走势,体现动态灵活性和时效性,当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时,自动启动补贴机制,同时区分不同企业的政策需求实行个补。“种植补贴以平稳大豆播种面积为目的,加工补贴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的,补贴能够加工获利并且其加工制成品能够被市场认可的企业,要不断连续扶植至非转基因产品市场基本形成,最终来 达通过市场竞争手段使资源得来 有效配置的目的。 ”

  此外,期货业内人士建议,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全面风险治理 ,锁定成本,提高竞争力,不要让价格的涨跌影响常态经营,同时减少在国外市场上被国际基金“狩猎”的可能。这样,企业才不会被动地接受国外市场决定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应当筹建与纽约、芝加哥和伦敦等交易中心竞争的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要充分发挥中国国内庞大市场需求的战略资源作用,逐步形成全球大宗农产品定价话语权。这应该成为一个国家战略。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国家有意鼓励 国产大豆的发展,但大豆产业由外资主导的现状恐一时难以改观。黑龙江省奇昇投资治理 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有金认为,如在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尚不来 50%时,国家出台有关保护民族大豆产业的政策会更有效。目前再谈限制外资进入大豆产业以保护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已属无奈之举。而且,关键还是引起国家决策部门关注后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仍太迟缓。比如,加入WTO谈判时中国好不容易争取来 了农业补贴可达GDP8.5%的条款,但一直未能兑现。

  一位研究人士担心,在国内大豆行业每况愈下,大部分大豆压榨产能被外资控股或参股的当下,所谓“南美种大豆,美国定价,中国买大豆”的格局目前难以坚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无视风险。刘登高认为,“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也正面临与大豆产业起初相似的处境。探索大豆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将来应付其他产业的潜在危机。”他建议,从大豆产业入手,探索制定“敏锐 农产品”的发展规划,避免其他农产品行业重蹈大豆覆辙。

  油菜、棉花、玉米等农作物也面临与大豆产业起初相似的处境。应从大豆产业入手,探索制定“敏锐 农产品”的发展规划,避免其他农产品行业重蹈大豆覆辙。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