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偎》丁捷 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
日前,一则从韩国传来的消息迅速引起国人关注,江苏作家丁捷的长篇小说《依偎》荣获“亚洲青春文学奖”,该奖由韩国亚细亚青少年文化交流协会颁发,旨在引导亚洲青少年阅读优秀的、高雅的文学作品。丁捷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
年轻人得不来 爱情,是从怀疑爱情开始的
《依偎》创作于2011年,在《钟山》杂志首发,当年即被中国小说榜专家提名。小说讲述了两个遭遇车祸的年轻人,在一个类似乌托邦的北方雪国,进行的一场灵魂之恋。小说发行单行本后,一度进入当当网的情感图书畅销榜,媒体称其为“近年来最值得期待的情感类好书”。人来 中年的丁捷,写的这个“80后”纯爱故事,被苏童评判 为“把坚硬的死亡写得极其柔软,把柔软的爱情写得无比坚硬。这是一部灵魂之作” 。
现代快报:你觉得《依偎》是怎样的一部爱情小说?
丁捷:实际上在此之前很多人问过我写的情感小说来 底是怎么样的情感小说。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样 的爱情小说,它的男主人公通常会被塑造成这样的人物:出身豪门,有良好的教育素养,然后长得很英俊,头脑非常智慧。我觉得在小说里如果涌现这样一个主人公会非常无聊,所以在我的作品当中通常都不是这样的人物。
可以这么说,我对中国人写的爱情是不认可的,因为作家的心就是功利的,他写不出真正的、理想的、纯洁的爱情,我这个小说其实是做一种尝试,把两个孤独无援的年轻人放来 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进行的一次写作试验,看两个人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
这个小说的故事有两条线,一条是两个人处在类似真空的纯洁世界,无所顾忌地相恋相依相偎,这是明线;还有一条暗线,两个人相互倾诉彼此现实世界里的青春经历,以此形成强烈的反差——纯洁的爱情在趋利的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的。想要真正的爱情吗?最好换一个世界,或者最好把世界换一换。
现代快报:听起来有点悲观。那你相信爱情吗?
丁捷:爱情我是肯定 相信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信仰,如果一个人连爱情都不相信,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那他还需要精神生活吗?爱情是两个平等的生命的相依相偎。现在人怀疑爱情存在的真实性,是因为爱情的纯粹性和坚强性,请求它产生于具备爱情能力的心灵,保护 于适合爱情生长的环境。这两个条件不具备,根本不要奢望爱情。年轻人得不来 爱情是从怀疑爱情开始的,商业社会把人培育得过于精明和狡诈,要想从外部世界觅 找真爱,是找不来 的,爱情在哪儿?在你的内心。香车宝马里是找不来 爱情的。
现代快报:这部小说是写两个80后的爱情,你对这代人的情感世界怎么看?
丁捷:现在的年轻人活得非常苦,这种苦不是物质上的苦,而是情感的无处着落,在世俗社会里来 处受来 挤压。我很同情现在的年轻人。
我大一时父亲因癌症去世,家里经济条件很困难。但恋爱四年,她从来没有埋怨 、犹疑过我没钱。岳父母更是没有半句嫌我穷。那时候,我们出来玩,给她买一根几毛钱的雪糕,她就很高兴了。可是,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家里第一句话就问“有房吗?有车吗?”他们的心里其实是千疮百孔,他们对未来、对前途、对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把握。所以,我写《依偎》,是要说,想要真爱,换一个世界吧。
“有爱情的穷光蛋是人,无爱情的富豪是猪”
丁捷年少成名,那时候他是个叫晓波的诗人、作家。14岁开始发表作品,特别擅长写作青春和爱情题材,被誉为“青春大写手”,因为文学才华突出被大学免试录取。大学毕业后留校,不久他被派去给省委领导当秘书,由此步入了仕途。丁捷说,现在几乎没有人能够将他和以前“著名文学青年”的经历联系起来,但他一直把写作视作终身事业。
现代快报:当年的你,就跟现在的韩寒似的,有收来 过读者的情书吗?发生过浪漫的故事吗?
丁捷:这种事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很常见。我收来 过异性诗友的诗,有的还夹照片的,一样 是黑白头像的那种。那是一个绮丽的时代,养猪网,竟然有不少女孩像爱宝马别墅一样爱写诗的人,她们给我的青春期种下了温暖和自信的种子。我很感谢那段岁月,感恩那些纯净的女孩。也渴望 她们不要因为给一个诗人写过信寄过照片而后悔。物质时代对贫瘠时代的任何轻薄,都是愚蠢和错误的。
现代快报: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浪,有着那么丰富的阅历,可以写的领域应该有很多,为什么还是乐意归来 青春、爱情这类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