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造成夏季母猪不孕或受胎率低的原因
1.1 营养因素夏季炎热高温,猪的活动量、采食量相应下降,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摄入不足; 造成母猪发情排卵规律出现紊乱,出现不发情或者发情不规律的现象,从而影响配种和不孕。
1.2 环境温度因素公猪的精子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子活力越低。极易造成母猪空怀不孕,该因素是导致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因素。
1.3 运动不足夏季天气炎热,种猪的运动量相对减少,母猪运动量不足,会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排卵,同是也会使母猪四肢乏力而影响配种受孕。
1.4 疾病因素夏季气候湿热,蚊虫多,是许多病原滋生、传播的季节,母猪极易感染多种可能导致不孕的疾病。(1)猪蓝耳病(2)细小病毒病(3)非典型猪瘟(4)乙型脑炎(5)钩端螺旋体病(6)鹦鹉热衣原体病(7)布氏杆菌病(8) 猪附红细胞体病(9)弓形体病(10) 母猪生殖道感染
2 预防母猪不孕的措施
2.1 调整饲养管理
2.1.1防暑降温:搭建遮阳网,或在猪舍外围种植树木、攀缘植物,或用芦苇、窗帘、屋缘等遮挡阳光,或将猪棚外壁漆成白色,有助于降低猪棚对阳光的吸收,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湿帘负压通风降温系统或空调。高温天气时,用清凉水或者自来水冲洗圈舍,每天2 ~4 次,使猪体降温,可在猪舍安置水槽或挖浅池供猪随时浸泡,也可于中午或下午用喷雾和淋浴方式冲洗猪体。
2.1.2供足饮水,提供充足营养:供应充足干净的饮水,每100 kg 饮水添加食盐0.5 kg,使用母猪专用保健产品牲命1号,在空怀期添加0.8-1%,怀孕母猪(怀孕80天-114天)添加1%,哺乳期添加1-2%,能够促进正常发情,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抗母猪生产繁殖应激,并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
2.1.3调整饲料:盛夏要相对减少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增加青绿饲料,保持母猪体况。平时能量饲料为日粮的50%~70%,盛夏为40%~50%; 青绿饲料由每餐0.5~1kg 增加到1~1.5kg。
2.1.4夜间饲喂: 饲喂时间可由白天为主改为夜间为主,这样可以增加采食量,减少饲料浪费。每晚19:00、23:00、4:00 各喂1次,白天只在上午10:00和下午14:00 各喂1次。另外,猪的转移可选在早晨或晚上较凉爽的时间进行。
2.1.5加强运动:合理的运动是提高健康水平和配种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在高温季节更应坚持不懈,但应随着饲喂时间的改变而相应的改变,即每日在早饲后和晚饲前各进行0.5~1h的驱赶运动.配种或采精的两次时间亦可安排在上、下午运动后0.5h左右,尽可能使种公猪中午休息的时间长一些。
2.2 防病措施
2.2.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1) 注意经常清扫猪圈,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驱灭蚊虫。夜间猪圈内可点燃蚊香或挂上用纱布包好的晶体敌百虫,以驱赶蚊蝇。( 2) 对种猪舍进行全面定期消毒和产前消毒,阻止疫病传播,防止猪生殖道感染。( 3) 对猪进行喷雾消毒既可消毒又可降温。
2.2.2加强防疫: (1) 母猪断奶前后免疫接种猪蓝耳病疫苗。(2) 细小病毒病一般在后备母猪或母猪配种前免疫,对后备母猪应间隔3周重复免疫1 次。(3) 非典型猪瘟应对后备母猪或母猪配种前15~30天免疫。(4) 对种公猪春秋各免疫乙型脑炎疫苗1次。(5) 在钩端螺旋体病常发地区可在母猪配种前免疫钩端螺旋体疫苗,病原体为定型时,应对母猪接种多价苗。(6) 鹦鹉热衣原体病应以防范传入为重点,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应从乳猪到种猪免疫衣原体疫苗,在该病流行的老疫区应加强种猪的普查普治,并定期接种疫苗。
2.3 提高配种率
2.3.1选择最佳配种时机: 配种时间尽可能选在每天的早、晚,此时天气相对凉爽。要确保配种区公猪和母猪停留的地方有阴凉。
2.3.2注意配种卫生: 一定要在整个配种过程中确保高标准的卫生水平,尤其是夏天母猪喜欢在泥里打滚降温,配种前要检查母猪阴户是否清洁。配种区也要保持清洁,导管及其他设备的保存要远离灰尘。配种过程中要严格消毒,毛巾、手等均需消毒,最好采用一次性手套。
2.3.3保证精液质量: 控制好公猪舍环境及温度,保证公猪的精液品质。采用人工授精的养殖场要注意精液的储存,一定要在正确的温度( 16~18 ℃) 条件下保存精液,保证精液储存柜或冷藏箱的清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精液。
2.4 治疗
针对发情正常但因生殖道感染而屡配不孕的猪,肌注青、链霉素,每天2次,连用3-5天,吐过外阴已出现流白色或黄白色或灰色恶臭分泌物,则应用0.1%高锰酸钾洗子宫,直至排出液中不含脓汁为止,每天1次,连洗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