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国: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关键技术
2016年12月13日,第二届(2016)中国猪业(珠海)高峰论坛盛大召开,会上有1000多位养猪业精英汇聚一堂!
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王爱国为我们带来《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关键技术》为主题的精彩报告!
王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现阶段,我们的育种目标总是追求提高产仔数,但这随之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即减轻了仔猪初生重及增加了母猪的死淘率。
产仔数的变异
猪场+环境: 37%,遗传: 14%,剩余: 49%
母系猪平衡育种
瘦肉型猪的生长和胴体性状等接近于最适值。提高养猪效益,关键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
母系猪育种目标
“增加母猪年断奶仔猪数,母猪易管理、强壮、使用寿命长”
母性性状选择
更多活仔数
初生重一致性
母猪更自主
使用寿命长
仔猪成熟度 ——基因组选择优势:估计准确性
重视后备母猪的选择
使用年限及终生成绩 (6-8窝多而健康的仔猪)
根据最佳使用年限饲喂
后备母猪的饲喂 (营养控制、配种体重/月龄等)
预防跛腿 (种猪、选择、环境、营养、管理等)
预防胃溃疡 (饲料形态、粉碎粒度等)
妊娠母猪的饲喂策略
最佳着床和胎儿生长
泌乳母猪的饲喂策略
泌乳期的营养可以决定下一胎的仔猪数
平衡母猪应具有的特性
更多的
健仔数
初生重
均匀度
泌乳量
有效乳头
断奶数
使用寿命
较少的
损失
死胎
饲料成本——我们想要什么?
初生重:育肥性能的基础
范围: 1.2– 1.6 kg
无仔猪 < 1kg
初生重的重要性
与育肥性能相关
均匀度的重要性
最优化猪流(pig flow), 人力成本最小
很少需要寄养
均匀度好表现在:
产仔数
初生重
断奶重
屠宰重
胴体品质
二元母猪的性能目标
终生性能&使用寿命
终生断奶仔猪数
目标是70头以上
85头是能够实现的
母猪保留率
母猪死淘率能否控制在3.5%以下?
母猪的饲喂策略
高产母猪的特点
体型大
产仔数多
泌乳性能好
饲料利用率高
食欲旺盛,消化能力强
代谢好
体况良好
行为安静
更“娇气”
待配母猪的饲喂策略
断奶至授精(少于5天)
普通泌乳料
接近自由采食
短期优饲
鱼粉
葡萄糖(200g/d)?
维生素E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