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母猪胎龄偏老,淘汰或集中爆发

来源: 搜猪网   2017-08-31 14:44:25   查看:  次

  猪价高并不意味着散养户能赚到钱。只有在高盈利的刺激下,散养户才会补栏。本轮猪周期中,我们发现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从2015 年8 月开始,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的头均盈利出现分化;同一时间,仔猪价格除以生猪价格的比例开始趋势性上升。这并非巧合,而是行业内部结构变化的结果,能繁母猪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仔猪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平衡,或者说仔猪越来越稀缺,相对于生猪越来越贵,自繁自养相对于外购仔猪的成本优势越来越凸显。
  
  能繁母猪存栏的环比跌幅在今年下半年有望扩大。不仅仅是因为环保整治趋严,更重要的是能繁母猪的胎龄结构偏老。据了解,目前存栏的能繁母猪绝大多数是2013 年补栏的,一方面2012 年及更早补栏的能繁母猪都基本淘汰了(最多8 胎,超过四年的必须淘汰),而2014 和2015 这两年由于猪价刚刚经历过深度亏损,养殖户手中的资金偏紧,没有能力补栏。尤其是2015 年一季度,猪价二次探底,导致养殖户的信心崩溃,甚至出现了怀孕母猪被屠宰的惨象,印证了养殖户的资金链濒临断裂。从2016 年至今,养殖户有能力补栏,却又受制于环保压力而无法补栏。经历过2017 年二季度的猪价快速下跌后,大部分养殖户对后市预期悲观,叠加环保整治趋严,使得本就超龄服役的这部分能繁母猪(2013 年补栏的)被集中淘汰。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在下半年将得以延续。
  
  规模化养猪企业只是接收者,不是引导者。无论是在猪价上行还是下行期,规模场都只是猪价的被动接受者,而散户的进入和退出才是决定猪价涨跌的主要扰动因素。因为规模化企业的扩产行为是单向的,除非资本金或现金流出现问题,否则决不会因为猪价涨跌而调整生产计划;事实上,它们只会做两件事——扩张规模和控制成本。而散户的行为是双向的,在猪价上涨时补栏,猪价下跌时退出;并且总是在同一时间做出同样的行为,群体效应决定了猪价的涨跌都不可持续。除此以外,由于规模化企业的占比极低(行业前十企业的市占率不到5%),其行为不足以对行业的整体供给形成颠覆性影响。这种影响不局限于产能的扩张,还包括养殖效率的提升。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