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生产时,所处的地点、环境的好坏对母猪的生产和产后的恢复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我们养猪的朋友们来说,一定要对母猪生产地点谨慎选择,科学打理。
1. 有专门产舍的养猪者,需将产舍彻底清扫和消毒,并且应在母猪生产5到7天之前,将在要分娩的母猪转移至产舍,这是为了让母猪熟悉生产环境,降低分娩时的难度。
2. 没有产舍条件的经营者或选择原地生产的经营者。应在母猪生产前半个月将母猪的生产地点的积肥坑的土肥沉底清楚。到生产前的一个礼拜之内将生产地点的污物清掉,并要保持干燥。
3. 无论选择何地为母猪接产,都必须要保持生产地点的温暖和干燥。通常标准是:温度应保持在10°C以上,维持在18°C~22°C为宜;而湿度则保持65%~70%之间即可,但要时刻保持干湿的一个平衡。对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经营者应根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作出调整,因地制宜。比如,在东三省地区的冬季,就要尤为的注意温度的掌控:相反,湿热的江南地区的夏季,就要注意干湿度的平衡。
4. 另外,对于所有母猪生产地点,最为关键的一个注意事项就是卫生和消毒工作。母猪在生产时生理状况异常,抵抗力差,极易感染各类的猪病,而且刚出生的猪仔也是如此。所以,母猪的生产地点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和卫生条件。
本文系中国养猪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